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十年,网络文学改变了什么?(1)(2)

2015-01-11 01:08
导读:穿越文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6-2008年的穿越文学热,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学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的“距离”演变。 第一代的原创穿越文始于

穿越文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6-2008年的穿越文学热,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网络文学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的“距离”演变。

  第一代的原创穿越文始于2002年左右,伴随着这些穿越文走过的阅读者在2005年左右创造出第二代的穿越作品,并且引发了始于《梦回大清》的系列穿越作品;这些穿越2.0的阅读者在此过程中也开始提起笔来,于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出现了“穿越3.0”的系列作品,如《一年天下》。它们的特点是,因为阅读前面那些穿越作品才产生创作冲动,并且创造出来的作品在客观上有“升级换代”的功效,如文学品质、对故事的驾驭能力都有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创作者也逐渐沦为当前的阅读者,或者部分作者重新从阅读者变身为新创作者。

  此外,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创作模式的影响,穿越文学还显著体现了“阅读者即创造者”的即时影响,即作品正在创作过程中,阅读者通过提供素材、建议建言,影响着创作的走向,使得作品为阅读者与创造者共同完成,甚至,创作者变身为传声筒或纪录者,使得其成为一个个“我”们协同创造的作品——就像维基百科一样。真正的创造者不是作品的署名者,而是由“我”们组成的阅读者。

  1997-1999年,在网络图书馆中“流行阅读”两大鼻祖黄易《寻秦记》和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2000-2002年,在日本的穿越动漫作品《尼罗河的女儿》和《天是红河岸》的影响下,中国穿越文开始萌芽。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写的人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成熟,到现在成了高潮。2006年,金子《梦回大清》的出版,引爆了穿越文从网络到现实的阅读潮流。2007年,系列穿越作品的跟风借势出版,形成了穿越文学年,直到2008年还余波未了。

空间感:

平行世界中,一切历史均可以重来

  伴随着时间观念改变的,是互联网正在重塑我们的空间感。

  《小兵传奇》、《搜神记》、《诛仙》等奇幻玄幻文学的潮流,《新宋》、《明》、《庆余年》等架空历史的小说潮流,正在推动着一种新的宇宙观、世界观与历史观:我即宇宙,在平行世界中,一切历史可以重来。

  互联网让“距离”消失——似乎真的让人与宇宙直接面对面,甚至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将自身无限扩大,在幻想中与宇宙同为一体,就像奇幻文学将自我的边界扩大到无限的宇宙中一样。这是最表层的观念改变,更关键的是,世界因此有可能是平行的。

  平行世界有三种假设:1,线性宇宙:时间是单向的,回到过去就可以改变现在。2,平行宇宙:回到过去可以改变现在,但是相应会产生出另一个未来或多个未来,而每个未来会平行发展,即:主人公所在的世界与被他改变的世界同时发展。3,莫比斯环式宇宙:主人公回到过去是为了改变未来,结果发现他所做的事都是命中注定(包括他回到过去这件事)。他可以改变进程,却无法改变结果,于是他一次一次地回到过去,反复在宿命中挣扎。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这一直似乎都是“科幻”;但在互联网诞生之后,这种平行世界理论得到了大量网络写作者的青睐。2002-2007年,玄幻、奇幻文学在互联网上的兴起与大热,不能不说与这种新的“世界观”的流行有关。《小兵传奇》、《搜神记》、《诛仙》、《九州羽传说》、《九州缥缈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2007年7月1日,韩寒的《光荣日(第一季)》,也被冠以“韩寒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名号出版。

  与此同时,穿越时间改变历史的《新宋》、《明》、《窃明》、《庆余年》……都在诉说着:历史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一切均可以重来。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文心雕龙·知音》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