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的思路(1)

2015-01-29 01:0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的思路(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是东方文化研究所承担的一个

  《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是东方文化研究所承担的一个科研课题。
这里提出的,是一个“思路”。所谓“思路”者,就是对这个问题所思
索的过程。这只是一条“小路”,一种“探路”,提出来和朋友们交流,
目的是求得指路或引路。

            一、把两个“世纪之交”联起来思索,会得到极其深刻的历史的启迪

    我们面临的是20世纪到21世纪的“世纪之交”。即将过去的20世纪
末,我们身在其中,已经看了许多,想了许多,还要继续看、继续想。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21世纪会是怎样开头呢?我们只能想,还看不到,
因为它虽然即将到来,毕竟还没有到来。但是,一百年前,也有一个“
世纪之交”,这就是19世纪到20世纪即本世纪之交。这已经全部到来而
且全部过去了。当然,对于全部到来和全部过去的“历史”,任何人都
不可能全部看到和全部想到。因为历史太广大了,而个人(包括伟人)
太狭小了。但是,过去的事情,终究是已经存在的了。从已有到未有,
温故而知新。一般地讲,这是一种认识方法。特殊地讲,从已经过去的
上一个“世纪之交”到尚未全部到来的这一个世纪之交,这个认识方法,
具有极大的历史启迪意义。可以作为我们这个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的先
导。
    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新世纪”,就是20世纪。这个世纪开始的
大事件在文化上就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是怎样发生的?1919年之前,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
侵华、21条不平等条约、巴黎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的发生,直接
的原因是民族压迫的刺激,中华民族想求得生存必须反对帝国主义;与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此俱来的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凶恶而无能的清王朝以及它统治下的黑暗
的社会,人民想解放必须反对封建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民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是不容否认的。
    问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提出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之后,
历史的步伐来得太疾、太猛了。令当时的先进分子目不暇接,无法从容
观察、从容认识、从容应付,不知不觉地就被卷入大潮,仓促地“跟着
感觉走”了。当然,这是一种革命的感觉。
    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新世纪初,即本纪的头一、二十年,历史提出了
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问题:反帝、反封建,科学与民主,现代化与西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新国粹与新儒学……。除了社会主义在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经过毛泽东、邓小平的坚持和发展,历尽千辛万苦排除种种困境,
终于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外,其它许多问题,都没有来得及从
容思考认真解决。即令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也不是
一帆风顺的。其历史的因缘,也可以从上个世纪之交寻求到它先天不足
的源头。
    本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高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但是对于植根
于宗法家庭制的封建主义意识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清算,以致于半个世纪
之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来了一个恶性的大发作。
    本世纪初,中国的先进分子,高高举起反帝的旗帜,但是对于帝国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联系和区别,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历史作用还
没有来得及认识和认真的评价,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浪潮就汹涌地到来了。
    20世纪20年代末,世界的大势是:苏联的工业化迅速发展,而西方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资本主义正遇到1929年以后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在许多先进分子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了根。据本世纪的同龄人,亲身参
加过五·四运动的中国先进文化人,有7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夏衍同志
的回忆,这种历史条件对当年的先进青年,影响是很大的。最典型的是
表现在“左联”的思想中。据夏衍同志的回忆,当时的左联有两种思想
很突出,一是片面强调文化、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提出“一切文艺都
是宣传”的口号。这位几乎是领导了我国的文化工作一辈子的老党员很
有感触地回忆说,从这种思想到文艺从属政治,到文艺为政治服务,到
文艺为当前政治服务,到文艺为政策服务,到写中心、画中心、唱中心,
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从20年代到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都能寻找到它
的脉络。当时左联的第二个突出的思想是关门主义。左联一成立,第一
个纲领便是:“我们的文艺是反对封建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又反
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所谓“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
,就是出身剥削家庭的知识分子,这是左的关门主义。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关门主义”呢?夏衍同志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左派青年的幼
雅,二是受第三国际把各国社会民主党当作“最凶恶的敌人”的论点的
影响。[1]
    对照上一个世纪之交,联系起来反思我们的这个“世纪之交”,难
道不是极具历史的启迪吗?

            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破产和它的代表人物的心迹

    和上一个“世纪之交”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西方文
化中心论”的衰弱以致于破产。表现这种变化的典型作品是发表在美国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外交》季刊1993年夏季号的哈佛大学教授塞缪斯·亨廷顿的文章:《
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世界舆论的批评,亨氏又在《
纽约时报》撰文回应,进一步表明了他的立场和心迹。
    亨廷顿预言,冷战结束以后,代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
对立的,将是文化差异。他预言,未来的格局是西方与非西方的对立。
亨廷顿说,“过去五年来世局不变,冷战模式已成为历史。我们无疑需
要一套新模式,以便把世界政治整理出一个头绪,研判它的发展方向”。
亨廷顿看到了“今天世界上充满各式各样的极权主义、民族主义、社团
主义、市场共产主义,个个都生气蓬勃”,他看到了非西方国家的经济
成就“助长文化自信”,“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都对自己的文明愈来愈自
觉,而且倾向于把经济成就归功于独特的传统和制度”。亨廷顿批评说,
“冷战结束时,西方把事实过于简单化与自命不凡的表态,以及目前西
文价值观耀武扬威的姿态,都令东亚和东南亚感到不平”。亨廷顿敏感
地看到“中文已取代英文成为香港的地言语言”,等等。于是,亨廷顿
警告西方政府,儒教和伊斯兰教将联手起来对抗西方世界,成为西方世
界的极大的威胁。
    亨廷顿的文章以及由此引出的全球性的关注,生动地说明了,西方
中心论已经衰微,而他们的代表人士正在极力设法挽救已经失控的局势。
    西风已经凋零,是不是东风已够强劲,必须压倒西风呢?这是一个
需要反思问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文化脱贫与中国乡村脱贫致富及现代化进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