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波折中保持平稳发展——1996年两岸文教

2015-01-31 01:0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在波折中保持平稳发展——1996年两岸文教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一 &nb

           一

    1996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两岸关系,
大致是经过了一段紧张对峙之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并在朝着平稳的
方向发展。
    一年来两岸文教交流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两岸关系大背景的牵制和
影响,但总体说来,仍然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一些领域的交流甚至
还有较大的突破。据有关方面统计,近10年来台湾同胞来大陆已超过
1000万人次,其中1996年上半年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73%,这
里面有许多人是来参加各种文教交流活动的;大陆赴台人数也有近15万
人次,其中有2万人次是赴台参加各种交流的。1996年1-9月,大陆赴台
交流项目达636个、3669人次,交流项目比上年同期增长16.7%。这充分
说明两岸人民希望往来,渴望交流。当两岸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
更加珍惜台湾海峡来之不易的缓和气氛,珍惜那剪不断的亲情、乡情、
同胞情和那份爱心、挚心、中国心。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活动是不得人
心的,必然遭到两岸同胞的共同反对。同时,两岸文教交流在两岸关系
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平稳发展的事实,也证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
力和亲合力,正如江泽民主席说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
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
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在1996年两岸文教交流
中,两岸青少年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最活跃,最充满朝气。一年来,祖国
大陆有关方面先后接待了台湾复兴剧校少儿京剧演出参访团、台湾杰出


青年音乐家访问演出团、台湾青年访问团等许多参访团组,还成功地举
办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习营”、台湾中南部地区师生“大陆行”、
“海峡两岸师生共赴未来夏令营”、“大陆中医院校台湾学生三峡情夏
令营”、“丝绸之路传统文化研习营”、“海峡两岸青年中秋大联欢”
等重大青少年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两岸青少年欢聚在一起,共同
探寻中华优秀文化的渊源,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如
何与现代文化交融,两岸如何携手合作,共创中国的21世纪等等议题。
而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两岸的合作与交流,又总是两岸青少年
的共同心声。特别是对于台湾青少年,通过来祖国大陆参访和交流,亲
身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实地了解祖国大陆壮丽的山河、浓
郁的民族风情和经济建设成就,从而增强与祖国大陆的思想感情联系和
爱国情怀,认识到彼此血脉相连,同种同根,同是中国未来的主人。
    为了让大陆青少年也能体会到祖国宝岛的山川景色和风土人情,大
陆有关方面也组派了如大陆少儿杂技团、杰出青年访问团、高中男女球
队、和平小天使大陆少儿艺术团、理工大学生访问团等团组赴台访问、
演出、比赛和交流。

          三

    1996年两岸教育交流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两岸高校负责人往
来方面,据统计,大陆有60多位大学校长赴台访问。台湾各主要大学的
校长都已来过祖国大陆参观访问,通过互访,增进了相互了解。两岸高
校之间,有的还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建立了对口交流与合作关系,如
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厦门大学与淡江大学、上海交大与新竹交大等,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这些高校根据所签订的交流协议,开展了多项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两岸
高校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近年来日益增多,已成为两岸高等教育交
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如1996年6月在台湾大学举行了“两岸暨香港新闻
务实教育研讨会”,7月在辽宁东北大学举办了“辽宁—台湾市政建设
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8月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了“海峡两岸新市
镇共同工程交流会”等。据统计,近3年来,单就国家教委所属高校与
台湾高校在祖国大陆或台湾联合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就达200余次,
在两岸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两岸学者以短期讲学、学术考察、合作研究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
最为活跃、频繁。据统计,1993年至1996年10月,大陆赴台的大学学者
已达1500余人次,其中1996年前10个月就达600人次;台湾高校学者来
大陆进行学术访问、参加研讨会十分踊跃,据统计,仅国家教委所属高
校,3年来接待的台湾学者就达2500余人次。这些交流极大地增进了两
岸高校学者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对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向更深层次开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岸基础教育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1996年已开始活跃起来。在这
一年里,两岸相继举行了“两岸园丁之家联谊活动”、“海峡两岸暨香
港地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等教育研讨会”等,两岸几十所中小学校长、
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相聚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两岸基础教育情况。
不少台湾中小学校长纷纷表示希望与大陆中小学建立固定的交流关系,
以相互学习借鉴两岸基础教育中的优点和长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两岸学生之间的交流在1996年也十分热络,两岸学生除了踊跃参加
两岸有关单位组织的青少年交流活动之外,还不断自行组织校际之间的
球赛、互访等。特别是祖国大陆的一些学校,接待台湾师生来访有较大
的增加,如1996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接待了台北大湖小学师生家长
62人的访问团,北京师范大学接待了台南师范学院附小师生家长35人的
访问团,北京医科大学举办了“相聚在古都海峡两岸医专学生联谊活动”
等,无不给台湾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招收和培养台湾学生,最两岸教育交流的又一重要形式,近年来祖
国大陆有关方面不断改进台湾学生的招收培养措施和学习生活条件,特
别是1996年5月,国家教委等8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为在祖国大陆(内
地)学习的台港澳学生提供方便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扩大招
收台湾学生,解决其在大陆学习、生活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
目前在大陆学习的台湾学生已有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70余名,本专
科生500余名,预科生350余名。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从《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看中西学术交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