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体育需求属性阐释(1)网(2)

2015-03-05 01:09
导读: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们从事体育锻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这种时间支出是有机会成本的。人们之所以愿意花时间生产、并消费“锻炼”、“健身”之类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们从事体育锻炼,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这种时间支出是有机会成本的。人们之所以愿意花时间生产、并消费“锻炼”、“健身”之类的体育产品,是因为他们预期未来获得的效用,足以弥补眼前生产、消费这些体育产品时的支出及时间占用的机会成本。所以,体育锻炼是一种旨在追求未来效用的生产、消费活动。人们的锻炼、健身活动,是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的。这段时间可以用于休息。对许多人来讲,如果用锻炼、健身等方式来替代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就更利于疲劳的消除、体力的恢复,这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这与他们消费其他产品,以恢复体力,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人个锻炼、健身是一种体育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活动。
    体育锻炼、健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再生产活动。一般地讲,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训练等方面的支出所形成的资本。之所以教育、训练也是一种投资,是因为它均可以提高人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从而增加收入。这与人们花钱买股票,或者将钱存入银行,有相同的效果。之所以体育锻炼、健身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因为它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增强人们的劳动能力,延长人的寿命、工作时间从而增加人们的收入。

        4 体育需求具有满足基本享受、发展等不同层次需求的属性
    目前主流的观点依然认为,体育需求具有满足享受和发展需求的属性。于是,很多人将体育需求定位于高层次、高档消费,或者是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认为能够满足体育需求的人,是生活水平较高,过着奢侈、悠闲生活的人。因为,从市场学的观点看,健身器材属特殊耐用消费品,处于发展消费品与享受消费品之间;体育消费属于发展和享受消费的组成部分,处于较高的层次;根据恩格斯将消费资料分解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理论,从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分析,体育需求应列入发展和享受消费的范围;体育消费需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后,追求“发展和享受”等方面需要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行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更同意胡立君的观点:体育需求既具有满足人们享受、发展的属性,又具有满足生存的基本属性[3]。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体育消费需求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满足体育需求的过程。从本义上讲,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一种需要。舍弃支付能力不论,体育需求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为消除疲劳而进行的必要体育活动,为强身健体而进行的日常体育锻炼,为延缓衰老、防治疾病而进行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为满足某种心理愿望、丰富文化生活而观赏体育比赛,等等。因收入、支付能力、生产生活环境、习惯等的不同,人们对上述体育需要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之转化为不同的体育需求。对人们接受体育锻炼辅导、咨询,检索、利用体育信息,参加各种高档体育俱乐部等体育消费可以满足人们的发展和享受需求这一点,几乎不存在什么争议。那么,体育需求为什么还具有满足生存需求的属性呢?按照人体生长和代谢的基本要求,人需要经常运动、锻炼。这便是一种基本需求,而不是高级需求的满足,因人们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职业特点等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有的人去打高尔夫球,而有的人却打太极拳。不管方式如何,人们最后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消除疲劳、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也正如吃饭,几乎没有人认为它不是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但是,因收入、社会地位、习惯等的不同,有的人讲究营养搭配合理和科学用膳,而有的人则饥一餐、饱一餐,弄到什么吃什么。因此,为消除疲劳、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进行的消费需求,是人的一项基本生理需求,不是高级需求,是人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及表现形式,这一点用老年人的延年益寿、防治疾病而进行的不辍锻炼可以得到很好解释。所以,与此有关的需求应界定为生存型体育需求。

        5 体育需求具有弹性、层次性、交叉性等特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体育需求受消费者本身的体育需求欲望、程度和货币支付能力等内因影响以及体育产品的供应、价格、广告宣传、营销、体育产品服务等外因影响,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居民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体育消费需求,但在一定时期内,受支付能力限制,体育需求只能得到有限满足。当客观条件改善时,又可以同时满足几种不同的体育需求。另一方面,从人类需求的迫切程度来看,体育需求还远不如维持生存的食物那样须臾不可或缺,也不如医疗卫生消费那样迫切,具有较大的弹性。
    体育需求的层次性是由其主体的角色位置和收入水平决定的。从体育需求的角色位置和收入水平来看,可分为四个群体[4]。一是无收入的学生群体,这是家庭体育消费的核心力量,主要是对体育服装、鞋帽、书刊、音像制品等实物消费。二是白领高薪群体,他们是新型时尚消费的领头羊,既有娱乐、享受的消费需求,更具有追求发展的消费需求。处在很大强度工作中的人花时间进行体育消费是因为他们预期未来获得的效用足以弥补眼前体育消费所支付的成本。另外,体育消费需求是一种资本投资活动。为锻炼身体而进行的消费,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工作能力,因而也可以应付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三是纯粹的健美、健身的中青年消费群体。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减肥、追求肌肉力度、保持体形。四是离退休消费群体,易学、简单、低廉的体育项目是他们参与的首选,需求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体育需求的交叉性表现在它与文化娱乐活动及保健活动关系密切。体育与旅游,与舞蹈,与文化娱乐都互有交叉。钓鱼既是消遣活动,也是体育活动;各种舞蹈既是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又是体育活动的手段,等等。这种交叉性虽然在实践中与其他活动难以区别开来,但是它们相互促进,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67.
    [2] 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5.
    [3] 胡立君.体育消费属性研究[J].财贸经济,1999,(3):59—62.
    [4] 蔡军,柳若松.我国6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6):8—1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韩国诗人对明诗的接受与批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