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体育需求不同于体育需要
体育需求不仅要以人们客观存在的购买体育产品的欲望为基础,而且受到人们的支付能力的约束。因此,在经济学意义上,体育需求是指特定的消费人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定的市场推广计划下为了满足自身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欢度余暇等需要而对体育劳务或服务商品的需求量[1],是指愿意并能够购买的体育劳务或服务商品的数量。把握体育需求这一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体育需求总是以购买欲望为前提的,没有对体育产品的购买欲望,也无法形成需求。近几年我国某些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而体育需求不足,体育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3%(美国的这一比例已达到20%以上),从根本上看,多数居民由于受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预算约束长期存在,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因此对体育产品的购买欲望不强。(2)体育需求总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没有支付能力保证的体育需求只能是体育需要或欲望。而对于需要或欲望,更大程度上可以用心理学理论去解释[2]。在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还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更多考虑的是“衣食起居”的支付能力问题,对多数人来讲,还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用于体育消费以满足其体育需求。在我国“体育需要或欲望”最明显的体现者是中老年人。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90%的中老年人有依托自然环境或简单的自备器械或公共体育设施进行早晚锻炼的习惯,他们的这种没有支付能力的体育需求,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娱乐身心,没有“体育不花钱却能健身”的这种强大的心理支持,这种需要是不能坚持数年如一日的。(3)体育需求是一个流量概念,它是指某一时期内消费者或其集合愿意并能购买的体育商品或体育劳务的数量。比如,每月支付体育观赏的门票费用等。体育需求的这种“数量”受到体育竞技水平、体育服务水平、体育实物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影响,是不定的。 例如某些竞赛当中的“假球黑哨”现象,就会明显影响人们的体育需求水平。
2 体育需求由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和经济性的体育需求构成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从经济学角度讲,体育需求包含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和经济性的体育需求。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是指人们无需支付一定的货币就可以实现的需求。具体地说,就是政府或体育产业部门无偿向社会提供的各种体育劳务或服务产品,如学校体育教学、业余体育训练、群众体育活动设施等。在这类体育需求中,由于基本上不涉及人们体育活动的经济问题,所以它不能成为体育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这种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是构成人们整个体育需求的重要方面,而且要解决这类体育产品的供求矛盾又会间接地与人们的经济关系相联系,如社会、集体的福利基金在体育事业中的分配和使用等[2]。因此,在研究人们的体育需求时,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也是不能不论及的。经济性的体育需求,是指人们必须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货币才能实现的需求。具体地说,就是对政府或体育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体育服务商品的需求,也就是体育消费需求。由于这类需求是与人们体育活动中的经济问题直接相关联的,因而它的运行必然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一般说来,体育产品的价格上升,人们的需求量就会下降,相反,价格下降,需求量就会上升。
由上述可知,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的整个需求是由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共同构成的。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替代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居民的收入不高,同时又要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那么,这种替代关系就表现得特别突出,以至于影响有效体育需求。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10余年来,居民由于受收入水平、体育供给环境、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意识及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福利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对“经济性”体育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对“非经济性”体育需求来替代。例如体育比赛,如果通过电视实况转播看比赛,那到比赛现场的观众就势必减少,门票收入就会下降,体育产业的产值就会受到影响。其他如健身、娱乐、休闲等体育需求也是这样,如果免费或优惠向社会提供的体育产品数量增加,则意味着以货币支出为前提的体育消费需求的减少。因此,如果人们把主要的体育需求力集中于非经济性的体育产品,那么势必影响对“经济性”体育产品的需求状况。这就形成了体育运动的社会公益性和体育运动的经济功利性之间的矛盾。从经济学角度讲,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应当算是无效体育需求,因为它基本不对一个国家的GDP直接做出贡献。
3 体育需求实际上就是体育消费需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无论是非经济性的体育需求还是经济性的体育需求,都是体育消费需求。有直接货币支出的体育需求是体育消费需求,这一点很好理解。群众体育、健身体育中,人们没有直接货币支出的非经济性体育需求是生产、消费体育产品的过程,这也是体育需求的一种表现。
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以统一、引导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和统计。这个索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其中第九项是“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这里的个人服务应包括个人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及个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如个人完成的家务劳动。在我国,家务劳动因不创造价值而不被当作一种生产活动,更不被列入产业活动范畴。而事实上,家务劳动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有使用价值。所以,个人为自己服务所提供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生产活动。推而广之,个人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也是一种个人服务,也可以满足个人强身健体的需求。从这一意义上讲,个人的体育锻炼、健身活动也可以生产使用价值,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满足。这使它符合产品的一般特征。因此,日常锻炼是生产并消费体育产品的过程[3]。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