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十二 名褒而实贬的曲笔
《孟子》书名声已经很大,“名”是一种精神力量,为人所接受、所赞扬、所拥护就变成了物质力量。《孟子节文》的制作者当然不懂这个哲学道理,但是他们明白孟子名声很大,删除其书的八十五章会不得人心,会遭到“腹诽”(嘴里不敢说而心中诽谤)的。因此要作一段褒扬孟子的文章,而在褒扬名义下予以贬损,并且把孟子拉在孔子名教之下。请看下面这段文章:
抑《孟子》一书,其有关名教之大,如:“孔子贤于尧舜”,后人因其推尊尧舜而益知尊孔子之道;“诸侯之礼,吾未之学”,而知其所学者周天子盛时之礼,非列国诸侯所僭之礼。皆所谓扩前圣所未发者,其关世教讵小补哉!
照此说来,孟子有两大功劳:第一是极力推崇孔子,说“孔子贤于尧舜”(按其行文的逻辑,这句话是孟子说的),因而使世人“益知尊孔子之道”;第二,尊周天子盛时之礼,“非列国诸侯所僭之礼”。真是这样的吗?待我们检查事实,辨其真伪。
(一) 先看所谓推崇孔子,“孔子贤于尧舜”
《公孙丑上》第二章:孟子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其“四十不动心”,“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并谓“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后公孙丑提出疑问,孟子回答,孟子引用宰我的话,宰我的话中有“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有关原文如下(为了讨论,将朱熹注文抄引于原文之下,并略作评论性按语):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朱熹注:“此一节,林氏以为皆公孙丑之问,是也。说辞,言语也。德行,得于心而见于行事者也。……公孙丑言数子各有所长,而孔子兼之,然犹自谓不能于辞命。今孟子乃自谓我能知言,又善养气,则是兼言语、德行而有之;然则岂不既圣矣乎?此夫子,指孟子也。”
按:公孙丑的意思,直白地说就是:照夫子(孟子)所说,岂不是您胜过孔子吗!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朱熹注:“恶,惊叹辞也。‘昔者’以下,孟子不敢当(公孙)丑之言,而引孔子、子贡问答之辞以告之也。此夫子,指孔子也。……再言‘是何言也’,以深拒之。”
按:“深拒之”即深拒公孙丑之言“夫子既圣矣乎”。其实引孔子、子贡问答不足以破公孙丑之疑问,也可以说所答非所问:公孙丑问的是“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即照这么说,夫子(孟子)您是圣人吗?也就是你超过了孔子吗?引孔子、子贡问答之辞,子贡说孔子是圣人,孔子谦虚不肯承认,与公孙丑之问何干!
又按:孔子、子贡问答之辞在《论语》中有:“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第三十二章)无子贡之言“学不倦,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盖曾子、有若不同意此说,所以他们的弟子整理编纂《论语》未取。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贡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朱熹注:“林氏亦以为皆公孙丑之问,是也。一体,犹一肢也。具体而微,谓有全体,但未广大耳。安,处也。公孙丑复问孟子既不敢比孔子,则于此数子欲何处也?”
按:公孙丑可能从孟子的所答非所问得出“孟子不敢比孔子”的印象,于是又问孟子:您是得“圣人之一体”呢,还是得圣人之“全体而微”呢?这可是一个“将君”的问题,如果承认自己不如孔子,就只能二者择一。请看孟子怎么回答。
曰:“姑舍是。”
朱熹注:“孟子言且置是者,不欲以数子所至者自处也。”(今人杨伯峻今译为“暂且不谈这个”。)
按:“不欲以数子所至自处也”,就是不愿自处“得圣人之一体”,也不愿处得圣人之“全体而微”,按照逻辑就只能是得圣人之全体而著,或与孔子相等,或胜过孔子。“暂且不谈这个”,确是本章没有谈,全书也未谈。
曰:“伯夷、伊尹如何?”
按:公孙丑提问,孟子拒答;公孙丑只好换一个角度再问。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按:孟子知道公孙丑之问的目的,还是要问“夫子既圣矣乎”,夫子是“得圣人之一体”还是得圣人之“全体而微”,所以最后加一句“吾未能有行焉”。杨伯峻将这句话译为:“(可惜)我都没有做到。”注意:是落在“行”上,不是落在学说上。是说自己没有伯夷兄弟让国、谏武王伐纣、在武王统一天下之后义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下的那种行为和名声,更没有如伊尹遇汤武而成为一代名相、建立了巨大功业,也没有如孔子那样为政四年,做到鲁国大司寇而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如此而已,是由于机遇,还是才能,他没有说。通观全书,不难了解:不是才能不够,是生不逢时。“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这是真心话——学孔子的是一个政治思想家,又是一个政治活动家。至于伯夷、伊尹,不仅与之境遇不同,气质也大异。但“学孔子”学得怎样呢?是得其一体,还是得其全体而微,还是胜过孔子,并没有回答。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公孙丑又问。)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朱熹注:“班,齐等之貌。公孙丑问,而孟子答之以不同也。”
按:从下文可知:“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是子贡的话。但这里孟子是当作自己的话说的,也就是说同意子贡的这句话,作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和在野的政治活动家,孔子确是有史以来第一人;而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非同一类型,不能相比。大概孟子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按:公孙丑继续问:伯夷、伊尹、孔子有相同之处吗?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