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们对此并非无动于衷。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歌浪潮,一些精英深受感染,著名文人金銮、刘效祖,赵南星等高雅之士,理学名流,不顾反对者的嘲讽,也参与俗曲、小调的创作。更为可贵的是,对民歌中的情爱现象作了理性的提升。冯梦龙称誉这是“人生世间第一乐境”,把“情”推为人生的至高境界,这不是无端而发,也不是简单的鼓吹纵欲主义,他所宣扬的是,情能动天地、泣鬼神、生万物。他说:“ 人知圣贤不溺情,不知惟真圣贤不远于情。”他列举周文王喜好《关睢》的调情诗;吕尚不忍美人被诛,掩面斩妲已;孔夫子也有小老婆等等,阐明圣人也不能不为情色而动心。所以他认为:“ 情者,怒生不可(门+必)遏之物。”“情亦人之生意也,谁能不芽者! ”(5) 因此他倡议创立情教,并以“情”字解释家事和国事。
在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潮中,民歌、民谣是一支生动活泼的生力军。冯梦龙把追逐情爱的行为,与忠君孝亲的理念相提并论,他说: “谚云,色胆大如天,非也,直是情胆大如天耳。天下事尽胆也,胆尽情也。杨香孱女而拒虎,情极於伤亲也;刖跪贱臣而击马,情极於匡君也。由此言之,忠孝之胆,何尝不大如天乎 ?总而名之曰情胆。聊以试世,碌碌之夫,遇事推调,不是胆谦,尽由情寡,鸣呼,验矣。”(6) 他把“色胆大如天”的贬词,改为“情胆大如天”的褒词,一字之改颠倒了善恶价值观观。把儒家伦理中最高的道德准则忠孝,改换为情感的表现,至忠至孝的行为,都是源于“情”的有胆有识,因此宣称六经皆为情教说,把情教凌驾在礼教之上。对于这一宗旨他毫不讳言:“ 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於挂枝儿等。”这一“发名教之伪药”,可谓一语中的,在歌咏者是叙私情,在社会上却掀起冲击礼教的浪潮。这样惊世骇俗之言,是出自他搜集、整理民歌集的评论中,冯梦龙可谓从思想价值观照民歌的第一人。
在民歌中不占多数,却极有价值的是抨击时政的歌谣,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在《请修明政事收拾人心的揭帖》中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 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7) 流传在市井平民中的民歌,何以有那样大的威力,惊动最高统治者? 这是因为它道出了民众心中的积怨。一曲《多》的情歌说:“ 天上星多月弗明,池里鱼多文弗清,朝里官多乱子法,阿姐郎多乱子心。”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一曲《万古愁》从秦始皇、汉高祖骂到唐宗、宋祖。市井谣谚戏谑三皇五帝也不为过,有首《黄山谜》说:“ 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谜底是一个“四”字。三皇五帝是历代王朝崇奉的先祖,神圣不可侵犯,可在民谣中,平民百姓不仅与他称兄道弟,这被奉为至尊的先祖若有过失,一样被问罪,这样赤裸裸,大胆地藐视圣祖权威,要求平等的意识,是亘古未有之高论。可这高论不是出现在庙堂,也不是出现在书斋,而是活跃在民众的口头。刑部侍郎吕坤上疏陈述天下之安危说:“今禁城之内,不乐有君。天下之民,不乐有生。怨(言+卖+言)愁叹,难堪入听。”(8)像这样非议朝政,抨击君主,蔚然成风,直闹到满街说书卖唱的都肆无忌惮地攻击朝廷,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景象。
对封建伦理的冲击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人们都熟知《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的故事,殊不知,在明代还有一个比孙大圣更有造反精神的土地神,明清刊本《土地宝卷》说的是土地公公逛南天门,受到天兵天将的阻挡,“土地曰: ‘乞众公方便,将门开放,我今随喜。’众神闻言,(言+虎)一大惊,众神大咤一声:‘你这老头,斯不知贵贱,不晓高低! 你在这里还敢撒野。’” 两者大打出手, 天兵大败,土地唱道:“土地呵呵笑,我把天宫闹,神兵不能敌。”“土地拐一根,摇动晃乾坤,神仙敌不住。”天帝又调动孙行者,虽知这齐天大圣又败在土地的手下,连如来佛也感叹:“土地之神,只可尊敬,不可冒犯,冒犯土地,我也难敌。”(9) 这最低层的神仙土地公公不仅制服天帝,还冒犯贵贱之别的天条,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此可谓大不忠的范例。
20世纪六十年代出土的明代《花关索出身传》则是又一件背叛伦理的故事,它说的是,刘关张三结义时,关羽、张飞表示为了跟随刘备成其大事,决心互相杀掉对方的老小,以消除后顾之虑。于是关羽杀了张飞的全家,张飞杀了关羽一家十八口后,顿生不忍之心,放了关羽怀孕的妻子胡金定。这本身就是违反重视家室传统的事,更有悖于常理的是,关羽的次子花关索长大成人后到荆州认父归宗,岂知关羽不认,花关索一怒破口大骂,表示投奔曹操,捉拿关羽。儿子做到这份上,当是不孝之至。(10)
这样忤逆的作品并不多见,但却生动地表现了另一种社会层面的价值观,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即使“有三五篇作品,往往是比之千百部的诗集、文集更足以看出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生活来的。他们是比之无量数的诗集、文集,更有生命的。”这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不要小视民间的异端言行,这是对既存的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启蒙思潮正是从这解构的裂隙中获得蓬勃滋长。只要看一看流行在坊间里巷的吴歌、戏文、小说、民谣、笑话、谜语,莫不为这一时期“大逆不道”的言行和非君思潮而震撼。
明清之际一度涌现抨击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潮,作为一代思潮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出限制君权,改革君主制,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但是他们的著述长期被湮没,直到三百年后才重新发现,这样的思想即使在后世大放异彩,在当朝却得不到传播,不能形成有影响的思想,从而失去在当代的作用。民歌中的思想火花虽然只是星星点点,却从生活中自发生成,很容易得到民众的呼应,愈传愈盛。这一星之火,远比思想家的长篇巨著,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歌中风动一时的离经叛道之论,大都发源或流行在江南,这是16、17世纪中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正是这一腔质朴地、真挚的人生感受,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这是前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所以思想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思想家的主观诉求,还要注意对社会的实际影响力,受众愈多,愈有力量,得不到传播就无以显示思想的力量。中国思想史研究应该走出思想家的书斋,从民间文化中发掘新的资源。
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民歌,以民歌解析民众心态,建设民间文化的理论体系,必将跨入思想史的领地,为丰富和改写中国思想史增辉添彩,这就是民间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值得提醒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歌坛上一股西北风,使深藏在黄土高原的山歌、小调、信天游,唱遍全中国,民歌借助现代传媒转换为都市的消费文化,这是民间文化发展的机遇,但是这一转换又使得创作者与受众分离,使乡土民歌都市化,从而对民间性起了消解的作用。由于商业化的渗入,民间文化面临失真和被消费文化蚕食的危运,包括目前原生态的表演,实际上也脱离了它的原始面貌,这对观众来说是艺术加工,有它的合理性。对于研究者来说,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这意义来说,对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是学科建设中带有抢救性的任务,希望引起有志者的注意。
----------------------------------------
(1)《吴风录》,见《续说郛》。
(2) 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
(3)(5)(6)均引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册第一章,商务印书馆,1938年。
(7) 《敬事草》卷三。
(8) 《明史. 吕坤传》。
(9) 《土地宝卷》,郑振铎编《变文与宝卷选》,商务印书馆。
(10) 引自李慎之《发现另一个中国》,王学泰著《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序》学苑出版社,1999年。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