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红色经典”研究综述(1)(2)

2015-04-03 02:34
导读:另外,荣格的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 心理学 假设也被当代学人们用于对“红色经典”的研究。颜敏从对林道静的描写中所体现的作者隐含的自述中,
    另外,荣格的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假设也被当代学人们用于对“红色经典”的研究。颜敏从对林道静的描写中所体现的作者隐含的自述中,“寻觅出从个体记忆转换成集体记忆的环节。”是“主流话语统摄了作者个体的生命记忆。”[35] (P21-28)刘忠认为“红色经典”文本的“集体主义始终是左右作家创作的主导的思想”,“是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36] (P60-65)实际上,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红色经典”文本作研究是实现文本细读到对文本深层把握的较好方式。
    (四)审美研究
    “审美标准”是“重写文学史”的倡导者打出的一面旗帜,以此来反拨以往文学史的政治评价标准。进入90年代对“红色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评也用了审美的标准。早在1994年田中阳指出“《创业史》和《红旗谱》被认为是体现‘民族风格’的典范”。而‘民族风格’主要表现为一种阶级风格。[37] (P84-89)陈涌认为《红旗谱》具有民族风格,“是深沉、宏大、质朴的。”[38] (P4-13)同样对“红色经典”的美学风格持肯定态度的还有陈美兰,她认为主要包括“红色经典”在内的“‘十七年文学’……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呈现了中国文学古典化的素质,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并最终成熟”。[39] (P115-120)但这种观点的问题是,“红色经典”易陷入了古典主义的重理性、模式化、人物扁平的泥沼。程倩也对“红色经典”的美学风格予以肯定。[40] (P41-44)阎浩岗从文学性与文学价值角度进行学理上的剖析,对“红色经典”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认为“红色经典”关注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具体、细致而生动地揭示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探索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具有文学性。[41] (P23-25)刘康认为,“红色经典”在全球化时代的再次兴起就有其历史必然性,显现了当代中国文化政治的动态。“红色经典”中蕴含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坚守,其信念的执著以及英雄主义的悲壮和崇高也是人类和文学的基本诉求,在此意义上,只要文学活着,“红色经典”就不会被人遗忘。同时他提出了如何再造“红色经典”,发人深思。[42] (P38-52)刘玉凯认为,“红色经典”体现了时代精神。[43] (P20-21)对此周艳芬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对一个时代而言,崇高一统天下,毕竟过于单调了,一味拔高与称颂,必然使歌者嗓音嘶哑,乃至于走调变味,崇高发展到极端便必然走向它的反面——空洞、虚假”。[44] (P88-91)。叶世祥则从审美倾向的角度“试图在政治与审美的反复关系中更深入地认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并准确把握中国现代审美主义问题的政治特性。”[45] (P43)这类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对“红色经典”作品做整体观照,可谓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挑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五)文化研究
    源自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在80年代末进入中国以来,国内的文化研究逐渐升温,这一跨学科、并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的领域,为“红色经典”研究开拓了相对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李运抟指出小说创作与文化存在多重关系与复杂表现。并认为“红色经典”等是“大一统文化中的‘宣传小说’”。[46] (P93-99)朱晓进率先把“政治文化”概念引入“红色经典”的研究中。[47] (P42-46)侯洪、张斌进一步用加·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体系重新解读了“红色经典”文本的生成及其改变与传播。[48] (P79-82)程光炜对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的研究,从“‘五四’文学中理出其思想发展的线索,在三四十年代复杂的文化矛盾中发现它存在的根据”。[49] (P185-202)透辟地论述了中国农民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艰难过程。丰富了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内容,使之更趋向真实、丰富、完整。王建刚则完全从文艺思想的角度研究“红色经典”的生成、传播与承传,他指出“红色经典”的创作是受单一性的政治文化对文艺学政治化的影响。”[50] (P59)陈思和更有创见地认为“红色经典”是“战争文化规范”的小说。[51] 并且他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指出“政治意识形态与民间的直接关系”来自“中国民间社会主体农民所固有的文化传统。”[52] (P122)文化研究集中关注文化与社会其他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促成了文学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文化互文,在很大程度上使文学及文学批评家们更具开放思维地涉及民族、种族、性别、历史、政治等领域,这在传统视阈内是难以触及的。
    (六)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从文学生产机制、制度、报刊等角度进行研究,从宏观上对“红色经典”保持清晰和清醒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机构等等因素,不是‘外在’于文学生产,而是文学生产的内在构成因素并制约着文学的内部结构和‘成规’的层面”,“红色经典”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体化”的一部分。[2] (P188)熊文泉从“红色经典”的生成、改编分析探讨了“红色经典”艺术生产与改编的得失与意义,发现文艺生产中的三种调节系统:国家调控系统、艺术自律系统和市场调节系统。[53] (P69-72)从而进一步揭开了文学生产机制背后的隐秘面纱。黄伟林则从作家的角度入手对他们的“红色经历”、思想等方面做了深刻的分析。[54] 旷新年从文学生产的背景着手,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农村的体制问题。他认为柳青“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55] (P91-97)关于这类研究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是被忽略的,而实际上,文学生产机制、国家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作者的创作,并制约了文本的内部结构。文学生产机制与文学内部结构共同决定着文本的发展。田义贵从传播学角度对红色经典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解读,用子弹理论/强大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适度效果模式分析原文本及其衍生文本传播效度,开拓了研究方法的新领域。他将其传播分为三个阶段,认为商业化在提高其传播效度的同时也消解了红色经典文本,“又使蕴含其中的某些精华变质或者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毁损了经典的严肃性”,并发出“拯救经典”的呼吁。[56] (P55-58)张法更深刻的意识到“红色经典”改编呈现出中国当代人心中的一种“痛”。“红色经典”从表面上看,是让人回到过去,从内在里讲,是引出了一种回不到过去的痛。是中国人正在对重寻历史、理想、人性的漫漫途中的彷徨。他从当下人的三种意向⑥ 及其复杂性入手,历史地客观地概括了“红色经典”改编现象由于改编者历史意识的严重缺失、急功近利的商业心态等原因,致使“红色经典”改编不尽如人意。[57] (P21-25)因此,程光炜认为对待“红色经典”应持“理性的态度”。[58] (P21-26)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 结语
    “现代性”这一概念登陆中国文学理论界已是上世纪的兴奋与热情了,当下似乎这一热情在逐渐减退而代之以后现代理论。尽管如此,在“红色经典”研究中,现代性的理论起着推波助澜不可轻视的作用,在取得了上述成绩之后,运用“现代性”研究方法于“红色经典”研究能否突破现有理论的限制,减少对现代性的误读与空泛化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叙事学注重以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为研究对象,以叙述者、叙述视角等的研究为主,却较少涉及叙述进程,叙述话语和故事的结合,使“红色经典”在叙事方面的研究显得较为单一。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全球化经济,文化转移的历史语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化研究进入中国语境,便意味着中国的文化研究应该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而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不失为良策。作家对“红色经典”的研究在作家作品的文本层面的解读、开掘文本的最深层的结构脉络、揭示作家的心理情感、作品潜在的主题意蕴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虽然以上研究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尚处发展阶段,也为“红色经典”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同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也与日俱增。如,对“红色经典”的叙事学研究只注重对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的单一的文学技巧鉴赏,忽略了二者结合,将阐释语境真正纳入文本解读;对“红色经典”的再解读,只停留在文本分析上,没有形成整体的理论框架;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红色经典”的编辑出版等文学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的连接,仅仅限于关系的梳理和描述,缺乏对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本体的思考;作家直面文本所带来的对作品的解读出现主观臆断等。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将大叙事和小叙事,将主观认识和史料的充分挖掘与印证相结合,不排斥历史的偶然性因素等等;加强“红色经典”的“现代性”的“内在批评”也十分重要。还有,历经风雨坎坷,“红色经典”文本从诞生至今,学者们的研究大都是从文本着手重读作品,但“红色经典”的完形过程尚无人问津,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角度。 大学排名
    我们期待着,在广大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红色经典”研究将突破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局限向纵深发展。
    注释:
    ①关于“红色经典”一词的源出说法不一:一说“红色经典”的始作俑者,不是电视剧界,而是流行歌曲界。一些不一定极聪明、但肯定极富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制作人,把一些政治上已经过时(这是个温和的说法,实际上其中的一些无妨说已经“判了死刑”,例如宣扬个人崇拜)、但确曾一度广泛传唱的“革命歌曲”,用带有流行歌曲特点的伴奏和唱法重新“翻唱”,然后制成唱片或磁带出售,销路之好据说连这些人自己都没想到。一开始所选的曲目,大多是歌颂伟大领袖的,所以最初的“名目”叫“红太阳系列”。销路好,有钱赚,便继续做,曲目也扩大到多种类型的“革命歌曲”,歌颂“反右”的,歌颂“人民公社”的,歌颂“幸福生活”的,当然还有歌颂解放军的或歌颂艰苦奋斗的等等,大略讲,只要不是直接歌颂“文化大革命”就行。曲目内容扩大了,非“红太阳系列”所能涵盖,“红色经典”的叫法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此说法有些牵强附会之嫌。(《陈冲:《杂谈“红色经典”》,《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二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五六十年代的一批长篇小说,并命名为“红色经典丛书”。
    ②“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吴强,1954)、《红旗谱》(梁斌,1957)、《红岩》(罗广斌 杨益言,1961)《创业史》(柳青,第一部,1960)、《青春之歌》(杨沫,1958)、《山乡巨变》(周立波,1960)、《保卫延安》(杜鹏程,1954)、《林海雪原》(曲波,1957)。其它“红色经典”的文本还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战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烈火金钢》(刘流,1958)、《敌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1958)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③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该书1996年香港出版时名为《革命、历史、小说》。
    ④《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
    ⑤刘忠:《建国前后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学术论坛》2004年第4期;李宗刚:《论〈保卫延安〉的英雄历史及英雄叙事》,《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对〈新儿女英雄传的再解读〉》,《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认为主流话语与个人化话语的关系是“个人化英雄叙事最终归结到主流政治话语上来。”
    ⑥当下人的三种意向即对历史总体的重塑,对理想的重温,对人性丰富本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 北京:三联书店,2000.
    [3]宋炳辉. “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长篇小说《创业史》[J]上海文论,1988.
    [4]黄子平. 灰阑中的叙述[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唐小兵. 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A]. 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G].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6]李扬. 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M].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7]李扬.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后记[M]. 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8]金元浦. 当代文艺学的“文化的转向”[J]. 社会科学,2002(3).
    [9]丁帆,王世沉. 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J]. 唯实,1999(1).
    [10]吴培显. “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1]赵学勇,杨小兰. 重读20世纪50年代小说经典[J].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
    [12]马立新. 红色理性与主题意蕴[J]. 荷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3]马廷新,张玉玲. 论十七年文学的反现代性[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4]张器友. 要准确评价“文革”前17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4).
    [15]旷新年. 断岩深处的历史[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
    [16]洪子诚. 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96(2).
    [17]白烨. 压力下的生长——十七年文学的坎坷行进[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1).
    [18]蔡世连. 关于建国后27年文学现代性的思考[J]. 齐鲁学刊,2003(6).
    [19]刘保昌. “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J]. 江汉论坛,2002(3).
    [20]蓝爱国. 解构十七年[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陈国和. 史诗/反史诗:革命历史小说的内在悖论[J]. 咸宁学院学报,2004(1).
    [22]宋剑华. 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J]. 社会科学辑刊,2004(1).
    [23]杨厚均. 革命历史图景与民族国家想象——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再解[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4]汪东发. 叙述成长——《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叙事比较[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5]程文超. 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嬗变——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叙事50年[J].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26]程光炜. 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创作策略[N]. 南方文坛,2002(3).
    [27]程光炜. 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叙事”问题[J]. 文学评论,2004(2).
    [28]程光炜. 《青春之歌》文本的复杂性[J]. 中国比较文学,2004(1).
    [29]董之林. 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关于五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
    [30]易文翔. 革命叙事的背后——试析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的边缘话语[J]. 克山师专学报,2002(2).
    [31]杜国景. 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创业叙事”——以《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为中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2]余岱宗. 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3]任现品. 革命星空的覆盖与存留——论十七年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4]李杨. 《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
    [35]颜敏. 从自我危机到本体安全——重读《青春之歌》[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2)
    [36]刘忠. 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的一种考察[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7]田中阳. 当代两个历史时期小说与区域文化关系比较[J]. 求索,1994(3).
    [38]陈涌. 梁斌创作的民族特征[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4).
    [39]陈美兰. 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J]. 学术研究,2002(5).
    [40]程倩. 十七年军旅长篇小说美学特征分析[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2).
    [41]阎浩岗. 从文学角度看“红色经典”[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2]刘康. 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J]. 中国比较文学,2003(1).
    [43]刘玉凯. “红色经典”与时代精神[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4]周艳芬. 崇高的颂歌——建国十七年文学风格概论[J]. 唐都学刊,1996(3).
    [45]叶世祥.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J]文学评论,2004(5).
    [46]李运抟. 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文化思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4).
    [47]朱晓进. 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政治化传统——从30年代文学谈起[J]. 文艺争鸣,2002(2).
    [48]侯洪,张斌. “红色经典”:界说、改编及传播[J]. 当代电影,2004(6).
    [49]程光炜. 论50——7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4).
    [50]王建刚. 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1]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52]陈思和.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3]熊文泉. “红色经典”艺术生产的内在机理分析——以作品《林海雪原》的生成、改编为例[J]. 当代电影,2004(6).
    [54]黄伟林. 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5]旷新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J]. 湖南大学学报,2004(5).
    [56]田义贵. 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J]. 北方论丛,2005(3).
    [57]张法. “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J]. 文艺研究,2005(4).
    [58]程光炜. 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J]. 南方文坛,2000(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