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鲁迅的越界跨国新解读(1)(2)

2015-04-14 01:01
导读:很多人不知道郁达夫与鲁迅在南洋发生过冲突。郁达夫于1938年12月28日抵达新加坡,受《星洲日报》之聘,担任副刊编辑。1939年一月21日,他在《星洲日报

很多人不知道郁达夫与鲁迅在南洋发生过冲突。郁达夫于1938年12月28日抵达新加坡,受《星洲日报》之聘,担任副刊编辑。1939年一月21日,他在《星洲日报》与槟城的《星槟日报》同时发表〈几个问题〉的文章。这是他在槟成与文艺青年对话后的所想到的问题。这篇文章引起最大的争议,是郁达夫批评南洋文艺界盲目跟随中国文坛,他要求南洋作家去中国化,他更要求去鲁迅化。35
自我放逐南洋后,郁达夫拥抱新马华人边缘文化,在1939与拥抱中国文学传统的新马中国侨居作家与本土华文作家发生冲突,甚至反对鲁迅所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战斗传统。36 这一场被称为郁达夫与鲁迅在南洋的冲突,说明走出中国的文化中心,郁达夫具有双重视野(double vision)他代表本土化情绪高涨的,鲁迅的影响力变成殖民文化。
从这二宗中国与马华文化/文学的争论中,可释放出许多有关中国与马华文化/文学有关中心与边缘的新意义。

六、新马华文文学中的鲁迅:文学殖民主义
我研究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也提供有用的参考架构。从这个角度,我又看见其它视野无法看见的鲁迅的文学从影响走向政治行动殖民意义。鲁迅如何走进新马后殖民文学中,及其接受与影响,然后再产生的文学殖民意义,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1999 年我第一次在东京大学提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表示似乎很难接受。37 其实即使今天在新马的作家,也有不肯接受的。
鲁迅以其经典作品引起新马华人的注意后,接着又被移居新马的左翼文化人用来宣扬与推展左派文学思潮。除了左派文人,共产党、抗日救国的爱国华侨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塑造鲁迅的神话。有的为了左派思想,有的为了抗日,有的为了爱中国。鲁迅最后竟变成代表中国文化或中国,没有人可以拒绝鲁迅,因为鲁迅代表了中国在新马的势力。1939 年郁达夫在新马的时候,已完全看见鲁迅将变成神,新马人人膜拜的神。从文学观点看,他担心「个个是鲁迅」,人人「死抱了鲁迅不放」。他说这话主要是「对死抱了鲁迅不放,只在抄袭他的作风的一般人说的话」。可是郁达夫这几句话,引起左派文人的全面围攻,郁达夫甚至以《晨星》主编特权,停止争论文章发表。攻击他的人如耶鲁(黄望青,曾驻日本大使)、张楚琨在当年不只左倾,也是共党的发言人。反对鲁迅就等于反对「战斗」,反对抗战,反对反殖民主义,最后等于反对中国文化。38 高扬就激昂的说死抱住鲁迅、抄袭他的作风都无所谓,「因为最低限度,学习一个战士,在目前对于抗战是有益」。39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鲁迅在新马1930 年以后的声望,主要不是依靠对他的文学的阅读所产生的文学影响,而是归功于移居新马的受左派影响的中国作家与文化人所替他做的非文学性宣传公在这些南下的中国作家中,尤其一些左派文艺青年如张天白(丘康),往往成为把鲁迅神话移植新马的大功臣。40 他甚至高喊「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文学之父」的口号。41 这些来自中国的作家及文化人宣扬鲁迅的文章,有些收录在《马华新文学大系》的第一、二(理论批评)及十集(出版史料)。42鲁迅被政治化最好的例子,就是各种非文学的社团,尤其教育程度很低的劳工团体,为了团结以来反殖民主义,经常办群众大会时,以鲁迅为号召。如1932年10月19日举行的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居然有二十五个团体参加。章翰在〈鲁迅逝世在马华文艺界的反应〉及〈马华文化界两次盛大的鲁迅纪念活动〉二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些追悼鲁迅逝世的文章。43 当时新马文化人对鲁迅的推崇,特别强调鲁迅的战斗精神,民族英雄形象,年青人的导师、抗日救亡的英雄。从下面常出现的颂词,可了解当时左派文化人所要塑造的鲁迅英雄形象及其目的,这些都是非文学的:
一员英勇的战士,一位优良的导师。(刘郎)
这位为着祖国争取自由,为着世界争取和平的巨人,……他曾冲破四周的黑暗势力;他为中国文化开辟了光明的道路;他领导了现阶段的抗日救亡的文化阵线……在抗敌救亡的文化阵线里指挥作战……。(曙明)
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陈培青)
伟大的人群的导师。(辛辛)
新时代战士的奋斗精神……肩担着人生正确的任务。———以鲁迅先生为榜样。(紫凤)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真正的民族文艺家,普罗文艺英雄了。(二克)
鲁迅不但是中国新文学之父,而且是一个使我们可敬畏的「严父」。(陈祖山)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我们要纪念我们英勇的导师。(侠魂)
从战士、巨人、导师、严父,甚至「新文学之父」,都是政治化以后盲目的吹捧,其目的不外是制造一个万人崇拜的神像。
共产党在新马殖民社会里,为了塑造一个代表左翼人士的崇拜偶像,他们采用中国的模式,拿出一个文学家来作为膜拜的对象。这样这个英雄才能被英国殖民主义政府接受。所以鲁迅是一个很理想的偶像,他变成一把旗帜、一个徽章、一个神话、一种宗教仪式,成为左派或共产党的宣传工具。
鲁迅在1936 逝世时,正是马来亚共产党开始显示与扩大其群众力量的时候,而新马年青人,多数只有小学或初中教育程度,所以鲁迅神话便在少数南来中国文化人的移植下,流传在新马华人心中。
所以反殖民主义的鲁迅,到了新马文学/文化界,他变成殖民文化,被人利用以达到各种政治的目的。

七、结论:从汉学到文化研究典范下的鲁迅
本文只讨论了几个例子,其它可见于收集在乐黛云编的《国外鲁迅研究论集》44 与Irene Eber编的〈西方语言鲁迅论着选书目〉的研究中45,都是在西方汉学与中国学思考典范下的产品。
除了欧美、其实象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至今还是以研究鲁迅为重镇,全国性重要的学者,成就要被承认,学术地位的建立,必先在鲁迅研究上有突出的表现。46 从竹内好、竹内实、丸山升、到现在藤井还是继续维持这个传统。日本的鲁迅研究在「镜子理论」强调研究与现实有相关,思想性与实用性,绝对不可忽视47。像竹内好,就如代田智明指出,他早在1944的《鲁迅》及1953年的《鲁迅入门》就已在鲁迅作品与思想中看见浓厚的黑暗,通过这黑暗意识的分析和思考,他绘出了一幅他自己的鲁迅像,很亲近他的学生代田智明指出:
他认为这黑暗面就是解释鲁迅文学的关键,也推测这黑暗的根本在于鲁迅对一些人生上的失败或贻误的悔恨。竹内描写的鲁迅无疑是远远的离开英雄的所谓「启蒙主义者」或「战士」。但理所当然鲁迅的屈折或罪意识不会个人的, 而都是和中国传统社会有关的,竹内也知道这一点,就是说,竹内提出的鲁迅像是内心紧紧被传统社会束缚,有罪自我。。他认为自己是旧的人,自己背上的「过去」太多,舍不得这些东西使他备受折磨。。。48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这个论点,过了很久,后来在美国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49、李文荪、林毓生的鲁迅传统与反传统思想紧张论述中再度获得呼应与发展。
近十多年年来,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成为主流50,这个思考典范下的产品也有很多突破性的研究。例如具有争论性的刘禾论鲁迅阿Q 小说人物所象征的国民性性格的书写,受了殖民话语的影响论。简单的说,刘禾在〈国民性理论质疑〉51 中指出,鲁迅是根据根亚瑟·史密斯的著作的日译本,将传教士的中国国民性理论,翻译到阿Q 小说人物中。所以《阿Q 正传》的生成经过是:
英语亚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气质》;其人物原型是源于波兰显克微支的小说《胜利者巴泰克》的主人公;涩江保的日译本《支那人之气质》。这样便对中国人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原来被文学史捧为经典之作,也不过是被西方殖民者东方主义化后产生的丑陋中国人之后的产物。虽然这是文化考古出土的事实证据,许多中国大陆的学者作家读者,仍然难于接受。事实上,鲁迅许多小说人物的产生,包括〈狂人日记〉的狂人,都有西方文学中的人物与思想的影响。52
在西方汉学与中国学,或近期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方法典范下的鲁迅研究,开拓了许多创新的视野与方法,建构了很多理论。最特别的地方,是比较文学、文学分析、训诂考据学、历史语言学、再加上社会科学(政治学、史学、思想史等)的方法,跨越区域与学科疆界的文化视野,因此开创鲁迅研究新方向与方法,带来全新的诠释与世界性的意义。这种鲁迅学术思考与分析,完全着眼于客观事实,很少涉及道德的判断或民族的感情偏向,或政治意识的论调,维持客观的、科学化的史学的思考。很多复杂的问题,在他们的眼前,只是一个客观体,这是奉科学为典范下的人文研究。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这些鲁迅学者就像鲁迅自己,善于利用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但没有被思想资源劳役。就因为拥有与使用丰富又深刻的参考架构,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具有集体感应及特殊感,如林毓生对现代意识形态有专门的研究,、精通Edward Shils的《论意识形态》、熟读Michael Polanyi 的知识论,研究过中国意识的危机,才能深入的写出〈鲁迅思想的特质〉、〈鲁迅政治观的困境〉等文章53。也因为有了鲁迅传统与反传统的精神紧张论、普实克的怀旧与抒情性古典文学主体论、竹内好与夏济安等人对鲁迅思想与作品的黑暗面的考释,有了理论性的架构,对纯文学研究的人做文本分析时,就有解剖刀,更有透视力,找出隐藏与象征的意义。
上述的每一项的鲁迅研究,都是一个个超文本(hypertext),互相连接,譬如竹内好与夏济安等人的黑暗面论点,与传统与精神紧张论,同时也跟东欧学者如普实克的怀旧与抒情性古典文学主体论,谢曼诺夫的鲁迅以旧谴责小说为典范的论述互相关联。同时强调纯文学的文本分析的鲁迅研究,基本上也与那些思想性的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了鲁迅反传统与传统的复杂思想情怀理论,基于鲁迅的怀旧与抒情说,周昌龙才能在〈酒楼上〉里找到深层的内涵:跑遍天下的「我」,重返家乡的小酒楼,被深冬废园中雪里的梅花与火红的茶花的风景迷住:超越了对实际景观的描述,变成作者怀旧情怀的抒发,象征的话语说明了鲁迅对传统本土文化的再兴与期待。54


注释:
1王润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方向〉《越界跨国文学解读》(台北:万卷楼,2004),页3-32 ; James Liu,“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est: Recent Developments, Current Trends, Future Prospect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XV, No.1(Nov. 1975), pp. 21-30。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周法高《汉学论集》(台北:正中书局,1965),页8-16;James Hightower,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V (1955), pp. 117-124,中译见《英美学人论中国古典文学》(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3,页253-265。
3 杜维明《汉、中国学与儒学》见《十年机缘待儒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页1-33。
4 同上,页1-12。关于中国学在美国大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参考Paul Sih (ed.),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Studi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1978)。
5 关于以哈佛为中心的汉学、中国学区域研究的发展,参考杜维明〈汉学、中国学与儒学〉,见《十年机缘待儒学》(香港:牛津大出版社,1999年),页1-33;余英时<费正清的中国研究〉及其它论文,见傅伟勋、欧阳山(边)《西方汉学家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3),1-44 相关部分。
6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7 国际汉学大师周策纵教授在一九六三至一九四年期间,担任威斯康辛大学的东亚语文系与历史系的教授,教授的学与研究范围,广涉历史、政治、文化、艺术、哲、语言、字、文学。1941年中央政治学校士,一九四八年离开中国前已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包括古字学有渊深精深的造诣。获密芝大学政治学硕士(1950)与博士(1955)。1955-1962在哈佛大担任研究员,正是西方汉学(Sinology)转型成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 的重要发展时期, 也是区域特别亚洲研究的成熟期。见王润华,〈际汉学大师周策纵学术研究新典范〉, 周策纵《弃园古今语言文字考论集》(台北:万卷楼,2006),237-255。
8参考余英时<费正清的中国研究〉,见上引《西方汉学家论中国》,pp.1-44.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9周策纵《弃园古今语言文字考论集》(台北:万卷楼,2006)。页1-29。
10 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
11 Leo Lee,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中西文学的徊想》(香港:三联书店,1986年);《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台北:正中书局,1996年);《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台北:麦田出版社, 1996年);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 Leo Lee(ed.), Lu Xun and His Legacy(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13 Leo Lee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14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9).,中译本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5 Joseph Levenson,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4). 16 周昌龙,〈鲁迅的传统与反传统思想〉《新思潮与传统》(台北:联经,1995),页101-160。
17 普实克的唯一女儿卡特瑞娜·马尔莎科娃KaterinaMarsalková的自述,见http://www.chinesezj.com/asp/zhuce/tougao/CASE/viewarticle.;高克利(M,Galik) 〈普实克:传奇与现实〉《二十一世纪,》,1993年5月号, 页120-127;August Pakit, Leo Lee 等人的回忆文章, 尤其前者对普实克的学历研究叙述详细,见Archiv Orientalni, Vol. 59 , No 2(1991), pp.105-121.
18我在〈沈从文:中国现代小说的薪传统〉曾讨论沈从文肯定鲁迅肯定自己的书写被物质文明毁灭的乡村小说的传统, 见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页417-428,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9他的鲁迅著作见解Jaroslav Prusek,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Leo Lee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中译本: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普实克特别重要的论鲁迅的文章是“Lu Hsun’s ‘Huai Chiu’: A Precurso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见The Lyrical and the Epic,pp. 102-109.李欧梵在《我的哈佛岁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多处回忆普实克在哈佛担任访问教授时与他来往。
20V.I. Semanov, Lu Hsun and his Predecessors,trr. Charles Alber (New York: M.E. Sharp1980);中译本:谢曼诺夫,李明滨译《鲁迅和他的前驱》(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21 杜维明〈汉学、中国学与儒学〉,见《十年机缘待儒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页1-33;余英时<费正清的中国研究〉及其它论文,见傅伟勋、欧阳山(编)《西方汉学家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3),1-44相关部分。
22 Leo Lee(ed.), Lu Xun and His Legacy(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23Leo Lee (ed.), Lu Xun and His Legacy ,pp. 107-128;.后来林毓生自译(也是改写),〈鲁迅政治观的困境〉,收入《政治次序与多元文化》(台北:联经,1989),页253-275。
24包括上注〈鲁迅政治观的困境〉、〈鲁迅思想的特质〉,收入《政治次序与多元文化》,页235-252、《中国现代意识的危机》、〈五四时代一元式反传统思想〉文化超现代》郑培凯、马家辉编(香港商务,2000),页19-32,以及其它论现代思想史的文章。
25〈五四时代一元式反传统思想〉《文化超》,页25
26 见王润华〈回到仙台医专,重新解剖一个中国医生的死亡:周树人变成鲁迅,弃医从文的新解〉,及从周树人仙台学医经验读鲁迅的小说:重新解剖仙台经验的国际会议〉, 《越界跨国文学解读》(台北:万卷楼,2004),页257-29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7鲁迅在仙台记录调查委员会编《鲁迅在仙台记录》(东京:平凡社,1978年)。
28渡边襄的分析意见《鲁迅仙台留学九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仙台:东北大学语言文化学院,1994年)续集,页18。
29 详见上注及这次会议的论文集《鲁迅留学仙台9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与文化研讨会报告论集》(仙台:东北大学语言文化部,1994)。
30 wang Gungwu,“Lu Xun, Lim Boon Keng and Confucianism, ”China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1991), pp.147-165. 王赓武〈鲁迅、林文庆和儒家思想〉, 《中国与海外华人》(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页173-194。
31 同上,页187。
32 <林文庆与鲁迅/马华作家与郁达夫冲突的多元解读:谁是中心谁是边缘?>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中心边缘的对话国际研讨会论文,2003年10月,吉隆坡新纪元学院。
33 关于中国早期的论述见薛绥之(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尤其俞荻、俞念远、陈梦诏、川岛的文章。我曾指导一篇硕士论文,把这场“争论”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中, 给予分析,见莫显英《重新解读鲁迅与林文庆在夏大的冲突》(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文系2001。关于事件有关的资料,可见该论完整参考书目。
34 莫显英对两种不同的看法都有分析,见《重新解读鲁迅与林文庆在夏大的冲突》(本人指导的硕士论文,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2002),pp. 11-68.
35 方修(编)《马华新文系》(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1971)。,理论批评第二集,pp. 444-448
36 郁达夫与当时作者讨论的论文收集于方修编《马华新文学大系》(新加坡: 星洲世界书局,1971)。杨松年〈从郁逹夫〈几个问题〉引起的论争看南洋知识分子的心态〉《亚文化》23起(1999年6月),pp.103-111; 邹慧珊、李秀萍、黄文青〈鲁迅与郁逹夫在新马的论争—华文后殖民文学情境的解读〉,2002 在王润华《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报告。共13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7从反殖民到殖民者:鲁迅与新马后殖民文学〉东亚鲁迅学术会议,1999年12月14-16,东京大学山上会馆。此论文现收集在王润华《越界跨国文学解读》,页201-232。
38这些文章收集于《马华新文学大系》第2集,页444~471。
39同上,页461。
40章翰(韩山元)的论文〈张天白论鲁迅〉认为张天白(常用马达、丘康、太阳等笔名)在三十年代,为文崇扬鲁迅最多,见章翰《与马华新文学》,页50~56。张天白论鲁迅的文章, 分别收集在方修主编《张天白作品选》(新加坡:上海书局,1979年),有二篇附录在《鲁迅与马华新文学》,4-5;其它文章可见《新马新文学大系》,第一及集。
41丘康《七抗战后的马华文坛》,《鲁迅与马华》页11;又见《马华新文学大系》,第1集,页505。
42 陵〈文艺的方向〉,《星洲日报·野苑》(副刊),1930年3月19日,又见方修编《马华新文学大系》(新加坡:世界书局,1971~1972年,第1册,页69~70。
43章翰(韩山元)《鲁迅与马华新文学》,页11~35;页44~49。
44 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45 Irene Eber, “A Selective Bibliography of Works by and about Lu Xun in Western Languages”, Lu Xun and His Legacy ,Leo Lee (ed.), pp.242-274.
46 从一般的现代文学研究书目就可表现出来,如孙立川、王顺洪编《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着索引1919-1989》(北京:北京大学版社,1991);日本目前的鲁迅学者以鲁迅论集编集委员会所编的论文作者为中心,见《鲁迅与同时代人》与《鲁迅研究之现在》(东京:东京汲古书院,2002)。
47 参考王润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日本〉,《越界跨国文学解读》,页233-256。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8 代田智明发表两篇论〈竹内好与他的鲁迅〉及〈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这是东京大学1999年12月14-16日举办《东亚鲁迅学术会议战后日本鲁迅经验》的论文。前者共6页;后者已发表在《世界汉学》,第一期(1998),127-136。
49 Hsia Tsi-an, “ Aspects of the Power of Darkness in Lu Hsun”, The Gate of Darkness: The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pp.146-162. 中文翻译见乐黛云(译),〈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页366-382。
50有关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向,参考李欧梵〈文化史跟「文化研究」〉,《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页182-186;及王德威《小说中国》(台北:麦田出版社,1993年)一书中「批评的新视野」一辑中的三篇论文,尤其〈想象的方法〉及〈现代中国小说研究在西方〉,页345-407。
51 原是英文专书Lydia Liu , Translingual Practice(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的第二章, 中文翻译有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2002),页75-108。
52 王润华《鲁迅小说新论》(台北:东大图书,1992),页89-112。
53 关于林毓生的学问,参考丘慧芬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林毓生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允晨,2005),尤其〈前言〉。
54 周昌龙〈鲁迅的传统与反传统思想〉《新思潮与传统》,页125-137。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们如何呈现历史——重读王安忆早期小说(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