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两首“绝命诗”(1)网

2015-06-02 01:4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两首“绝命诗”(1)网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曾经读过两首“绝命诗”,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一首

  曾经读过两首“绝命诗”,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一首是:“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另一首是:“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前一首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用树枝在雪地上写下的就义诗,曾被收入《革命烈士诗抄》等多种诗歌选本,电影《吉鸿昌》中也有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情节。这首诗多年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能默诵者,决非仅是诗的爱者。后一首是汪精卫早年某刺清廷摄政王载沣被俘后狱中所作,曾传诵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因了它的作者汪精卫的蜕变,多年来已很少有人提起或引用,日趋暗淡。两诗的作者均有着“鼎鼎大名”,两首诗也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令人深思,值得玩味。

    我们不妨先简要回顾一下这两人在历史上各自做了些什么。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县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擢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其厌恶内战 ,对“剿共”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出国“考察”。期间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 1932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按党的指示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抗日武装,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蒋介石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率部战至10月中旬,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秘密印刷出版《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并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逮捕并引渡到北平。敌人使出种种手段,企图让他投降。吉鸿昌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成为共产党的一员,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刑前赋诗一首,流传至今。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写了组诗《永远的丰碑》,其中有一首《吉鸿昌》:“有的人为了脑袋/丢了灵魂/而你为了祖国/丢了脑袋// 你其实就是为抗日而死啊/蒙羞的该是/那些向同胞开火的/枪口”。这首诗,正是以吉鸿昌的就义诗为依托写成的。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 字季新,“精卫”是号,想必是取“精卫填海”之古意。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1903年赴日本留学,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05~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影响巨大。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武昌起义后获释。1925年3月孙中山病危,汪精卫代为起草遗嘱。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于1925年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发表公开投降日本书。1939年底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以“和平反共建国”为口号,破坏抗战,镇压沦陷区人民,并组织伪军配合日军向中共抗日根据地进攻。1944年11月10日,病死于日本。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