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文化软实力问题的思考(1)
2015-07-19 01:1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对提高文化软实力问题的思考(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命题,这是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命题,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创造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繁荣与快速发展。
[关键词]党的十七大;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新高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纲领。报告高度概括了文化在中国当代发展进程中所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确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更确定了文化在推进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先进文化思想指导前进方向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体现在经济、
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上。其中,文化的发展程度,对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我们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 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他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些重要思想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 胡锦涛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强调要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新时期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是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体现
哲学与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范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兴盛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文化软实力为文化竞争力提供力量源泉。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格局中,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源泉。人们通过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来进行消费,谁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占领市场,谁就有竞争力。有了竞争力,我们不仅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还可以借此推广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通过文化影响创造国际化的对中国文化亲近友好的环境。打造国家以文化竞争力为基本形态的软实力,包含着促进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对于文化交流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文化软实力为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建设平台。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通俗文化产业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巨大作用,特别是影视、
音乐,富于民族文化特色的通俗小说和创新的故事,乃至餐饮文化等等,都具有强大的文化渗透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及其影响的软实力,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必须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条件。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钱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