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隐喻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者在语言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对隐喻的理解,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增加语言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感知和体验现存社会的认知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言文化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为使学生理解语言中的隐喻,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文化的介绍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隐喻的角度人手,探讨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隐喻为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1.力口强文化引入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形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要特别注意隐喻的理解,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利用隐喻增加文化介绍时十分必要的。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对一些词和词组,特别是习语,要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习语通常被看作是一些固定短语,其意义不能从句子的单独成分中得到,因为它们的意义是与文化密切联系的。因此在教授习语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人一定的文化背景,还应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词典,了解它们的来源和隐喻意义。在培养学生灵活使用习语的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习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让学生加以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总结一些相关的例子进行目的语的文化引人。例如,很多英语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出现的大量的隐喻与基督教有关,如“shepherd";"the morning star" 、"son of man”等都可以用来指代耶稣。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例子引人文化背景和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翻译前引人文化背景,例如,尽可能用清晰易懂的口头引人,分发资料分组讨论,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的文化背景,等等。教师也可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引人文化背景,例如:
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occasionwas no more Judas kisso
在翻译这个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关于“Ju_das”的背景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文化介绍是必要的。在学生了解了这一背景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翻译这个句子。教师既要加强学生的隐喻认知,又要加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材中,随处可见隐喻表达,特别是习语,它们与文化密切相关。由于中国学生大多是在非英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他们的英语语言输人量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发现理解一些逼真的和程度比较深的语言材料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例如: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理解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creation”和“clay”的隐喻意义,它们的隐喻意义来自于《圣经》里上帝用泥土造人的故事,如果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师的工作被比喻成上帝的创造”。
教师还应该通过具体的例子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果必要,应提供给他们某一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加强他们在一定文化背景知识下学习词汇的能力,从而避免他们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词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倾向于重塑他们的文化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同时他们的隐喻能力也会逐步得到加强。
2.提高文化差异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