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生态问题与“审美介入”(1)(2)

2016-01-11 01:05
导读:(一)人对自然的主体性的尊重。自然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主体”的身份存在于人的面前,它有其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发展规律,“未始有封”,“天地有

  (一)人对自然的主体性的尊重。自然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主体”的身份存在于人的面前,它有其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发展规律,“未始有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虽然沉默不言,然而却以其狂风怒吼、闪电雷鸣的方式言说着自己的生命。“人定胜天”,倘若以人必然是高高在自然之上来理解,那必然就会造成人对于自然主体命运的无视甚至戕害。就主体性存在而言,人与自然应该有着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正如人对于人的尊重一样,人对于自然也必须有着一份尊重,而后,才能真正以相互平等和对话的方式与自然进行交流,而这份尊重,最终还会使人看到自然的威严和魅力,而不会再以“殖民者”的心理来对待自己这位至关重要的朋友。
  (二)人与自然的平等。有了这种平等的观念,自然与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和谐起来,自然与人之间就不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成为一种相互渴望了解的关系。而这种了解最终是通过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人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对于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来实现的。处于平等之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会使人类在自己的生产活动中,能够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产活动可能给自然带来的种种后果,从而真正在生产中避免一些危害自然、破坏生态的暴力行为,为自然的良性发展和人类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人对于自我本身的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人不能无视自然这一对象的生命性存在,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作为人的存在环境和生存的物质资源保障,决定了人对于自然的“失度”破坏,最终挖掘的将是埋藏自己的坟墓。“对象性”存在是以相互关照为前提的,那是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可以还原为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从实质上说,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就是要给自然以自由,也给自己(人)以自由。“自由”(自己是自己的理由)既是人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自然的最高境界,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原则。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
  
  人们对于自然的滥采滥伐、过度利用是工业革命到来之后,人们在获得了技术生产力的极大进步之后,过度利用机器和技术手段的结果。关于这一点,西方许多思想家都给予过充分地分析,如马克思·韦伯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等。因此,当我们今天以一种“审美介入”的方式重新面对自然和环境的时候,我们最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我们的目标:
  (一)技术的美学还原。在原初的意义上技术和艺术是一体的。在希腊人对技术的领悟中,首要的一点是“技术”不只是表示手工行为和技能的名称,它也表示精湛技艺和各种美好艺术的名称,所以它在古希腊被称作“技艺”。然而,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部分人终于可以将他们的精力从技术之中分离出来而集中于艺术的活动之上,从而单独地成为艺术的制造者或欣赏者,而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这种权力,分工的发展最终使艺术与技术成为两样不同的工作。
  技术在本质上是中性的,然而,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生产发展的逻辑却使它成为统治人的工具和“新形式”,生产的目的和手段颠倒了。正如马尔库塞所言,与以往的所有社会都不一样,发达工业社会以“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连续不停的技术进步的动态,已经充满了政治内容,技术的逻各斯已经成为继续奴役的逻各斯”[2]。因此,这里所说的技术的美学还原就在于将技术与艺术的原初关联还原回来,使控制人的技术因素变成真正“为人”的技术。在目前的条件下,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实实质上也为这种还原准备了条件,技术最终可以超越自身而成为一种艺术,即达到美学还原。这样,技术将成为一种审美的技术,生产力将得以健康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生产财富,而且还生产人类的自由和幸福。生产的目的和手段不再颠倒。
上一篇: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