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与“审美介入”(1)
2016-01-11 01:05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生态问题与“审美介入”(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审美介入”在这里的再次提出,是生态现状的必然要
[摘要]“审美介入”在这里的再次提出,是生态现状的必然要求和解救生态灾难的必然结果。当然,“审美介入”并不是抽象的,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决定着人不能无视自然这一对象的生命存在,人对于自然的“失度”破坏,最终掘开的将是埋藏自己的坟墓。因此,我们今天必须以一种“审美介入”的态度重新处理自然和环境发生的问题,从而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要切实做到这一点,最终又要落实于对审美价值的认知性教育上。
[关键词] 生态问题;审美介入;和平共处;审美教育 Abstract: The term, aesthetic involvement, is the necessary request of the present ecology and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ettling the ecological disaster. The aesthetic involvement certainly is not abstract and it focuses on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The o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human to ignore the life of nature. The excessive destruction of human on the nature will finally dig out a grave for themselv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truly impel the human society to move forward, we must reconsider and deal with the issues on the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aspect of aesthetic involvement now. Moreover,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on aesthetic value will eventually decide whether we can put it into practice and get some achievements.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blem; aesthetic involvement; peaceful coexistence; aesthetic education
生态问题的审美介入是重要的,生态的变化与所出现的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被冷落、美学边缘化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只不过是为经济建设敲敲边鼓而已,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他们没有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工作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和方向的导引作用。生态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建立在审美介入的基础之上,这是人类在面对生态难题、生态现状必然做出的选择。
大学排名 一
什么是审美介入?在笔者看来,“审美介入”就是让美作为一种意识和精神根植于人的头脑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一种自我投注的精神资源。它虽不是像人的食色性等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东西,然而实际上,它却由于在人们长期对它的注意和关注中而有了与食色性这些行为同样的本能的性质,它已成为人的生命中无法分离的构成因素。马克思之所以将人的活动说成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是从人的活动结果来谈,从而对人的活动的一种反观,而本文所强调的“审美介入”则是就人的活动之初的动机和活动过程而言。当然,对于起点和过程的强调,实际也就强调了活动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不仅仅是指某一次活动的结果,而是指所有的结果,即它是一个在整个劳动系统中的结果,它涉及到资源、环境和人自身的状况。也就是说,这个结果是指的“生态结果”(人、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刚刚学会制作工具的原始人,他的行为虽然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去活动的,但那种审美活动是初级的,他没有主观上更多的“审美意识”存于其中,没有更多的历史教训和生态灾难作为他思考的背景;而“审美介入”却强调了人的审美意识,一个“审美介入”的人他是一个已经穿透了人类的劳动史、灾难史和能够远视人类未来发展的人,他的活动是在一种“高度审美”的状态下进行的。“审美介入”在这里的再次提出,是生态问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解救生态灾难的必然结果。劳动从来就不是将自己的活动仅仅作为一种工作或行动,而是作为一种“美”的活动。
当然,“审美介入”并不是抽象的,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和平共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彼此和睦、共同进步、共存共亡的追求目标。依据笔者的理解,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