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1)

2016-01-16 01:0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天台
[摘 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天台遇仙故事共同孕育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桃源意象。到了唐宋时代,词人们广泛运用这一意象来描摹自身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追求,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桃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美丽的神仙传说与唐宋词人特有的缠绵细致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这一意象散发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 唐宋词;桃源意象;美学意蕴   Abstract: The story in Tao Yuanming’s [WTBX]Taohua Yuan Record[WTBZ] and a fairy tale in Liu Yi-Qing's [WTBX]You Ming Record [WTBZ] both created a typical image-Taoyuan Image.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image was widely used by poe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which they pursued, thus resulted in a considerable Taoyuan works. In these works, the beautiful fairy legends combined with the poets’ unique and touching emotion, makes the images full of breathtaking aesthetic implication.
  
  Key words: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poetry; Taoyuan Image ; Aesthetics Meaning
  
  在中国文人的心中一直有一种“桃源”情节,这最早要追溯至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文章《桃花源记》[1]512-513,它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完全没有压力与负担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中生活的和乐美满与宁静淳朴使它成了封建社会士大夫的生活理想,并在后代不断受到文人们的咏歌与赞美。
  到了南朝时候,宋人刘义庆所著的《幽明录》中的一篇关于天台遇仙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在一个桃红水绿的地点发生的一场美丽的爱情邂逅,从而使桃源故事在归隐的主题上加入了艳情成分,也因此中国文学中便增添了许多风光旖旎的内容。天台故事丰富了桃源故事的内容,从此,这两个故事相互交汇融合,共同孕育了后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意象——“桃源意象”。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由于历代文人对“桃源”的情有独钟,各代文学中都出现了大量吟咏之作。在唐宋词中,也有诸多以桃源故事为背景而形成的词牌名,如“武陵春”,“桃源忆故人”,“醉桃源”(阮郎归),“宴桃源”(如梦令)等等。据本人统计,单在唐宋词中,描写“桃源意象”的词作就达一百六十一首之多。在这些桃源词作中,人们或者抒发隐居的乐趣,或者歌咏恋情的美好,或者表达求仙入道的愿望,题材不一,思想情趣亦多种多样。这些围绕着桃源意象而形成的作品从很多层面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充满美学意蕴的世界,具体说来,唐宋词桃源意象的美学意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宁静之美、闲适之美、绚烂之美和感伤之美。
  
  一、宁静之美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平常人难以到达的世外之所,源外“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源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多么秀丽宁静的一幅图画!唐宋词人在运用“桃源”这一意象表达自身感情的同时,同样为读者塑造了一个个宁静优美的文学场景。唐宋词桃源意象的宁静之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两个方面。
  1.意境之优美宁静
  桃源词作中,词人们常常借助“桃源意象”的代表性词汇来写景,从而塑造出一种“桃花源”特有的宁静优美场景,如:
  桃溪近,幽香远远,漫凝望,落花流水。(黄裳《宴琼林》)[2]490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乱红深处,满地飞红雨。(周紫芝《点绛唇》)[2]1152
  落花寂寂水潺潺……(司马光《阮郎归》)[2]257[HK]
  在这里,桃花源代表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源中落花寂寂、流水潺潺的宁静氛围使人们达到了物我交融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又如: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苏轼《点绛唇》)[2]397[HK]
上一篇:原创文学论文: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