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孙子兵法》致胜战木思维的多元性(1)

2016-02-29 01:0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论《孙子兵法》致胜战木思维的多元性(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孙子的致胜战术思维不仅变化多样,而且富有明确具体的
摘要:孙子的致胜战术思维不仅变化多样,而且富有明确具体的创新思路。孙子的致胜战术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到现实作战层面,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攻击目标的选择具有多元性;二是攻击时间的选择具有多元性;三是自身攻击空间的选择具有多元性;四是战术手段的选择具有多元性。   关键词:《孙子兵法》;致胜;战术思维;多元性   《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历代将帅和学者对其蕴涵的兵学原理进行孜孜以求的探索,力图从中汲取孙子战略战术思维的精髓。“《孙子兵法》的思想是通过语言文字最基本的单位一字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观点与思想的。不同的字在十三篇中有不同的作用。”其中,“胜”字在《孙子兵法》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它共计使用85次。根据《孙子兵法》中760个不同汉字在十三篇中的分布统计,“胜”字座次排在第十一位。除去九个虚词(“之、不、者、也、而、故、可、以、其”)座次之外,“胜”字座次仅次于“地”字,是排在第二位的实词。无论在战略思维领域,还是在战术思维领域,《孙子兵法》中“胜”字的亚字号座次,足以充分体现《孙子兵法》的致胜战术思维。
  李浴日曾对《孙子兵法》中的致胜战术思维有所洞察,他在《孙子新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切战法,必须因时因地因敌而使用,决不可拘泥于一端。好比今日所用的战法为是,明日未必为是;在此地为良法,在彼地未必为良法;对此敌为制胜之术,对彼敌未必为制胜之术;要之,必须尽其运用变化之妙才可。”一定程度上,李浴日先生触及到了《孙子兵法》致胜战术思维的多元性。然而,他考察《孙子兵法》战术思维的视角更多停留在哲理思辩层面,解读《孙子兵法》主要聚焦于战术原理,却对孙子的致胜战术思维多元性所体现的作战层面尚缺乏进一步的探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攻击目标的选择具有多元性
  
  在军事行动当中,科学而又合理地选择攻击目标尤为重要。西汉人刘向辑录的《战国策》,形象而又生动地阐明了这一观点。战国时期,秦国派军队围攻魏国的一个城池。当时,秦国的谋士范睢对秦昭王说:“有攻人者,有攻地者。”秦国虽多次进攻魏国,但却没有给魏国造成多大损害,这既不是秦国自身不够强大,也不是魏国本身强大的原因,而是因为秦国攻击的目标选择的是疆土,疆土是国君的钟爱之宝,而且,国君也是臣民尽忠的对象。秦国一心夺取魏国的疆土,就意味着秦国同时进攻魏国的国君之宝和魏国甘愿尽忠的臣民,所以,这就是秦国多次进攻魏国却不能够取胜的原因。如果您现在一心攻打魏国,我希望您不要把魏国疆土作为攻击目标,而是应把魏国的臣民作为攻击目标。
  从《孙子兵法》的内容分析,孙子的攻击目标选择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孙子以“人”为主要攻击目标;第二,孙子以“地”为主要攻击目标;第三,孙子以“国”为主要攻击目标;第四,孙子以“心”为主要攻击目标;第五,孙子以“器”为主要攻击目标。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孙子兵法》当中,攻击目标的选择不仅具有多元性,而且具有层次睦。
  首先,以“人”为主要攻击目标可以分为攻击个体目标和攻击群体目标两大类。在攻击个体目标时,孙子尤其注重攻击敌国的军事精英和政治精英。军事精英主要是指军队的将帅,政治精英主要是指国家的领导人。孙子主张利用将帅的个性特点来攻击将帅,“覆军杀将,必以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孙子兵法·九变篇》)“必死”,“廉洁”,“爱民”是将帅的优点,而“必生”,“忿速”是将帅的弱点。无论将帅的优点还是缺点,只要因势利导,都可以用来攻击将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将帅的优点会转化为弱点。孙子主张利用各种计谋攻击敌军将帅,“利而诱之”(《计篇》),可以用金钱和官爵来招降和收买敌军将帅。“卑而骄之”(《计篇》),采取谦逊懦弱的态度,使敌军将领骄慢,使他不经意间露出破绽。孙子主张误导敌国的将帅,一旦抓住时机,集中力量,穷追猛打。“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九地篇》)在攻击敌国的领导人时,孙子主张“亲而离之”(《计篇》),破坏敌国领导人之问的团结。用兵打仗是理智的事情,如果敌国的精英——敌国的将帅和敌国的领导人,性情暴躁,可以“怒而挠之”(《计篇》),在孙子看来,使其神经错乱是攻击他们的最好法宝之一。
上一篇:庄子怀疑主义认识论述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