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谐美育思想的精神原型(1)(2)
2016-03-20 01:08
导读:二 西周文化是在夏商两代文化基础之上,经过漫长演进所形成的一种在精神气质上较为稳定的礼乐文化,它有如下特征: 第一, 具备尊礼重德的人文精神
二
西周文化是在夏商两代文化基础之上,经过漫长演进所形成的一种在精神气质上较为稳定的礼乐文化,它有如下特征:
第一, 具备尊礼重德的人文精神和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
周初统治者从思想意识角度充分总结了夏商两代的兴亡教训,指出由于不重视行德,夏商才会被天命所弃。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尚书·召诰》)
在西周统治者看来,夏商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因而在周朝建立统治之后,就特别重视在政治上“积德行义”,施行德政。《尚书·召诰》有曰:“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又言:“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左传》记载《周书》佚文:“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书·君陈》),“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尚书·旅獒》)。可以说,正是在思想上深刻认识了夏商两代灭亡的惨痛教训,西周统治者由此特别强调“德治”,以求天之永命。
西周统治者强调德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二是对“己”。应该说,“保民”思想是西周德治的一个突出方面。武王伐纣灭商取得天下之后,反思殷商的历史教训,提出告诫:“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尚书·酒诰》),意思是要从民心来监察自己的统治,这样统治才会长久,而不会象殷商那样由失去民心而失天下。而后文王、周公更是格外重视向统治集团内部宣传这种“保民”的思想。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尚书·康诰》)
“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尚书·康诰》)
“丕则敏德,用康乃心,厥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尚书·康诰》)
“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尚书·多方》)
同时,在这样一种保民思想和信念里,也发展了西周统治者“民意论”的天命观。这种观点的主旨就是“天民合一”的思想,即天意在民,民意即天意。[2]在西周统治者看来,天命的神学形式仍然是很重要的,但在内容上应更注重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样就使得西周政治明显不同于殷人尊崇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的神权政治,而更倾向于“尊礼尚施,事鬼敬礼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呈现出一种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这也是西周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除了在政治上大力推行这种德治外,西周统治者还强调对内对己的崇德、明德,即加强自身对“德”的品性修养。在他们看来,“德”不仅是人们从长期习惯中自然形成的观念和准则,而且也应该成为统治阶层自觉的、有目的推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只有这样,才会“不废在王命”(《尚书·康诰》)。因而,周公旦不仅树文王之德为后世德行之典范,对己更是效法文王修明德行的作风,一生辅国安邦,最终成为儒家理想人格之典范,也是孔子一生效仿与追随的榜样。同时,在重视德治的过程中,西周统治者还加强了对“礼”的规定,建立了更为完整、系统和严密的以血缘关系、等级制度为特征的礼和礼制。如果说“德”是对人们内在修养的一种规范,那么“礼”就是对人们外在行为的一种规范。而礼治的完成,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于“德”的修养,这样,被统治者才会心悦诚服于统治者。在统治者身上强调礼与德并重,并在以文王、武王、周公为首的周初统治集团中得到充分发展,正是西周社会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西周礼乐文化的形成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