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黎族民间童话的类型与特点(1)(4)
2016-03-25 01:09
导读:《鹿回头》优美动人,极富想象力。仙女下凡与凡人结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童话故事中不老的题材。如汉族的《牛郎织女会七夕》,满族的《天鹅仙女
《鹿回头》优美动人,极富想象力。仙女下凡与凡人结合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童话故事中不老的题材。如汉族的《牛郎织女会七夕》,满族的《天鹅仙女》等。但《鹿回头》更具有黎族的民族特色。海南岛山岭连绵,森林茂密,动物种类繁多,狩猎在先民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经常狩猎,黎人射技高强。黎族先民世代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历尽艰辛,他们同情孤苦伶仃的人,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寄以美好的想象,构思出曲折动人的《鹿回头》。两个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创建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
2.其他爱情童话
《诺实和玉丹》也是以爱情为主题,讲述勇敢的猎手与纺织能手玉丹相爱,峒官的儿子却要强抢玉丹为妻。玉丹宁死不屈,咬舌而死。诺实从灰鼠用丹桂树叶救活死白鼠的行为中受到启发,也用丹桂树叶煮水洒在玉丹尸体上,使她复活,重得团圆。
死而复生,在神奇的童话之中是常见的情节。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主人公白雪公主被毒苹果毒死,却被王子的一吻唤醒,极具浪漫色彩。而诺实是用桂树叶煮水洒在玉丹尸体上,使她复活,这种情节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但表现了与世界人民一样的对于爱情神奇力量的希望和憧憬,也表现了黎族民间童话的质朴品格和生活化特色。
《百兽衣》、《奥桃堆》、《三月三的传说》、《割割国王头》等表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正直善良的人们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为了爱情而奋起反抗,终得圆满。童话《奥桃堆》讲述了姑娘奥桃堆历尽磨难,终得与丈夫团聚。《尔蔚》则是以少女尔蔚以身徇情为悲惨的结局。《甘工鸟》也是黎族爱情童话的典型之作,广泛流传于五指山地区。阿甘与劳海一见钟情,却受到峒主的阻挠。他们历经周折,最后双双变成“甘工鸟”,自由地飞翔于天空。整个故事奇幻并富于悲剧色彩。人与动物之间互变是童话中经常出现的。《龟女婿》中乌龟变成英俊的青年,《盎哇鸟》中奥桃堆变成盎哇鸟,最后又恢复原形。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我国其他民族也有不少类似的变形童话,如汉族流传较广的《白蛇传》,藏族的《青蛙骑手》,还有西方的《青蛙王子》、《海的女儿》,这些童话都充满了奇幻神秘的色彩。《甘工鸟》的结局让人联想到汉族民间童话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死后化作鸳鸯鸟,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情而化蝶齐飞。有情人不能在一起,本是悲剧,但人们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于幻想之中,给有情人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却又不无完美的结尾。与上面的童话不同的是,黎族童话所表现的斗争性更强,《甘工鸟》中,阿甘与劳海他们勇于同峒主斗争,射死了破坏他们爱情的峒主,化作甘工鸟后仍是“把家丁扫得东倒西歪的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杜伟 杨雪
从文学研究到人生思考
社会与性格的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