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宋书·蔡兴宗传》看封建王朝的“废昏立明”(2)

2016-04-12 01:02
导读:由此可见,封建皇位父死子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虽然基本适合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然而一定条件下,制度本身又存在着无法防止昏暴君主继位

  由此可见,封建皇位父死子继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在当时虽然基本适合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然而一定条件下,制度本身又存在着无法防止昏暴君主继位,以及无法阻拦他继位后利用手中大权危害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致命弱点,而与封建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宋齐诸荒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使封建统治集团付出了高昂代价,便集中暴露了这一矛盾。后来的封建政治家、思想家大概总结了包括宋齐诸荒主在内的历史教训,不断想出一些弥补措施。有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太子、皇子的教育,想防患于未然。唐太宗说:“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9]有的是建立制度,在太子继位为帝后,还要他接受封建德才的教育。赵宋以后甚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经筵讲读官”,定期向皇帝讲授“先王之道”和历代统治经验教训[10],旨在把他培养成合乎规格的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表。有的则是在皇位继承制度上进行改革。如清代为防太子“立非其人,关系匪轻”(康熙语),决定不行嫡长继承制,不预立太子,一直到临死前方择诸子中贤者定为继位人[11]。可是所有这些措施,只不过能在某种程度上缓和、减少上述矛盾,而无法彻底排除这一矛盾。因为在封建经济基础上既然只能实行家天下,并把至高无上的大权交给一个人,则君主掌大权后,如不按阶级意志行事,地主阶级和各级官吏按合法程序,是无奈他何的。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乘这种昏暴统治尚未导致农民大起义爆发之前,统治集团自己先用暴力推翻他。由于昏暴君主握有生杀予夺大权,这样做,风险极大,代价极高。但只要整个统治集团基本上尚未转化为反动势力,迟早是会达到目的的。为什么?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封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最高政治代表。他之所以能当皇帝,握有至高无上权力,不是天神或个人意志决定,归根结蒂,是阶级赋予的,目的就是要他保护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正如东汉刘陶所说:“帝非人(实质是地主阶级)不立,人非帝不宁”[12]。因而他的意志、行为必然要受整个阶级利益的制约。如果他恣意妄为,挣脱了这种制约,不但不保护,而且走向危害整个阶级的利益,他的阶级便会逐渐抛弃他,那末他早晚便得垮台。宋前废帝及其他荒主的情况正是如此。具体说来,是在以下两个条件具备后被推翻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 地主阶级通过各级官吏的大多数,已经认定设法推翻这些荒主是正义行动,而不是对抗天意,犯上作乱。这是思想基础。
  我们知道,围绕对待皇帝的态度,我国地主阶级思想家经过长期摸索,提出了两个似乎互相矛盾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的观点。一个观点是将皇帝谎称为“天子”,宣扬谁反抗皇帝,谁就是对抗天意,犯上作乱,谁就注定将遭天罚,身败名裂。目的是使皇帝代表地主阶级所进行的统治,多一重意识形态的保障。可是地主阶级思想家明白,这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出现了昏暴君主,这一观点便会成为他们的护身符,因此便又概括出另一观点来代替它,或者说补充它,即认为昏暴君主与一般“天子”不同,已成为独夫民贼,反抗他,不但不是对抗天意,犯上作乱,相反,正是顺从天意与民心,是正义行动。这一方面的论述,影响最大的见于战国孟子的著作。有人问孟子,武王伐纣,“臣弑其君,可乎” ?回答是:“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13]后来,汉代思想家又丰富以天人感应说。如谷永说:“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王者……失道妄行,……百姓愁怨,……上天震怒,灾异屡降,……终不改寤,恶洽变备,不复谴告,更命有德。……夫去恶夺弱,迁命贤圣,天地之常经,百王之所同也。”[14]这就是说,对“恶”主(昏暴君主)、“弱”主(无能君主),可以杀掉,可以推翻,另选“贤圣”为主,这不叫弑君,而是天意。宋前废帝及其他荒主之所以被推翻,便是这一类观点进一步支配人们的结果。
上一篇:《天演论》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影响(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