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重建当代文论话语的基点在哪里(1)(3)

2016-05-02 01:05
导读:在谈到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许多学者都有同感。比如刘若愚先生认为:古代批评家“习惯上用高度诗化的语言表达感性直觉的印象而不是理性概念,这种

在谈到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许多学者都有同感。比如刘若愚先生认为:古代批评家“习惯上用高度诗化的语言表达感性直觉的印象而不是理性概念,这种感性直觉的印象在本质上无法界定其含义。”7蒋孔阳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美学论著“缺乏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分析,而较多地看重个人体验的深微和文字的优美”,它们“音调抑扬、排比整齐、读来非常舒服。同时抽象的思维也都化为具体的形象,不仅给人以道理的分析,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比较起西方美学论著来,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8 由此看来,混沌感悟与具象把握,重直觉、重感性、重体验、重印象,思维上的模糊性与言说上的形象性等等,共同构成了古代文论的基本特征。那么,为什么古代文论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我以为主要原因在于语言。从宽泛的意义上看,中国的表意文字本身便有求形象求模糊的趋向而不是像西方表音文字那样求逻辑求明晰,不过,如果比较一下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文言文和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白话文,我们又会看到前者其实是对模糊性与形象性之汉语特征的固定和强化,而后者由于双音节词的增多,句子的拉长,句子成份的复杂化、语义信息的精确化等等,使其在表意功能上更接近于西方语言。自然,对于汉语之固有特征来说,它便不是巩固与捍卫,而是破坏和消解了。古代文论家以古代汉语思维、以文言文写作,在写作中又追求诗语言的简约与传神、韵味与格调,于是,无论是从“语言是思维的材料”的传统观点考虑还是从“不是我说话而是话说我”的现代西方观点理解,语言都造就了古文论家特殊的思维风格和言说风格,而由于这种风格的长期渗透和漫长积淀,古代文论终于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
文学史与经典
上一篇: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现状发展趋势(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