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行动:哈姆莱特活下去的必然理由(1)(2)
2016-06-04 01:07
导读:这样,对死亡的恐惧终于迫使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变得毅然决然起来。于是,在经历了对社会、人生、自我、善恶、正义与腐败、美好与丑恶等的思考后,
这样,对死亡的恐惧终于迫使优柔寡断的哈姆莱特变得毅然决然起来。于是,在经历了对社会、人生、自我、善恶、正义与腐败、美好与丑恶等的思考后,悲剧主人公的思想在生与死之间的摇摆事实中又回归到生之一极。因此,恐惧成为哈姆莱特活下去的必然理由之一。
(二)行动
除了对未知的死亡的无比恐惧之外,另一个令哈姆莱特弃死回生的重要原因是行动。哈姆莱特首先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而非一个简单的复仇主义者。正因为如此,哈姆莱特有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一般的贪生怕死的人。莎士比亚正是将一部简单的复仇悲剧提炼升华成了一出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尖锐矛盾的伟大悲剧,从而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独白的结尾,哈姆莱特颇有几分自责地说,“这样重重的顾虑是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然的色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曾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样一种考虑之下,渐渐逆流而去,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从这个归结来看,哈姆莱特的独白暗示出他的某种决心:为了既定的目的(比如复仇),,势必坚定信心,鼓足勇气,不惜牺牲。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免受“懦夫”之饥。因此,生死本身是不足道的,重要的是行动。而行动就得消除顾虑,也就是要不计生死厉害。这样,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不仅揭示出认得生存与死亡对于人本身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还再现了他矛盾痛苦、十分踌躇的心理状态;同时,这段独白也暗示了这位悲剧主人公已经下定决心要不顾生死去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某种行动中去。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覃承华 郭小娟
论《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
《呼啸山庄》中的不一与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