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

2016-06-01 01:11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北京市俄罗斯思想论坛专题研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 
北京市俄罗斯思想论坛专题研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  4月18日,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为主题的北京市俄罗斯思想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首都十余所等高校和研究所的数十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上,学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和观点进行了评析,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富有哲学意义的“人性”、“自由”、“道德”等命题进行了探讨。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与会专家从现代性的视角专门解读了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异同,这对于深刻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苏俄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启念在题为《卡尔·马克思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报告中,结合马克思著作原典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关创作,分析了二人的异同。他阐述了马克思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点相似之处:第一,二人都处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即二者都对现代化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批判。第二,马克思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受到过宗教影响,虽然二者最后走向了两个极端:马克思走向了无神论,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走向了神权政治。第三,二者所追求的目标是相同的,都向往社会主义:马克思希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希望实现宗教社会主义。安启念还从自由实现的途径、对人的理解、人性的善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之处。关于“自由”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自由实现的途径在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之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自由是上帝赋予的,科学理性并没有解决自由的问题,自由的最终实现应该回归宗教话语。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凤林从马克思与基督教、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东正教、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区别、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的意义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对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解。他首先阐述了两位思想家与宗教的关系,指出了二者对待宗教的不同态度和观点。接着,在理解二人的差异问题上,徐凤林在评述安启念论题的基础上从宗教神学和宗教哲学方面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他还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代性意义,认为他具有超现代性的特点,在现实上促进了宗教哲学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马寅卯认为,关于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题不仅能够帮助进一步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寅卯进一步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虽然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但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文学家和哲学家的双重身份。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地下室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文本对人的异化、人类的统一、自由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论述,认为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实现人类的自由和统一需要诉诸人的内在修养。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主要是基于心灵的本质和内在的现实,这有助于理解现代性冲击下的人类道德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百春也从哲学意义上解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问题。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并没有出现哲学语言,因而用文学表述哲学观念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哲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思想家。张百春从乌托邦主义、哲学实践、一元论与二元论、普世主义与民族主义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问题。他认为二者在哲学实践上具有很大的差异:马克思注重物质文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更强调精神诉求;在本体论上,马克思持一元论观点,其思想中只有人的因素,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却相信二元论,神和人在其观念中同时存在。此外,他还指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的二元悖谬性,认为二元论思想对于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却具有普世主义的情怀,这一点对于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精华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去民族化”而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作家和思想家的进程。他梳理了西方学术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发现、接受和认同情况,尤其通过解读纪德、卡夫卡、茨威格等西方著名作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解,分析了西方学界认同和接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民族性意义和世界性价值做出客观阐释。他认为俄国侨民采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创作进行阐发,这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得到西方的认同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主任、《俄罗斯文艺》杂志主编夏忠宪通过解读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性理解,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文学价值和现代性意义。她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的对话性文本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与传统独白小说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现代话语中阐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价值便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商务印书馆编审冯华英也在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话语阐发了独到观点。论文出处(作者):许传华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浅论法国十八世纪写实小说
上一篇:新闻报道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