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关于杨玉圣学术(3)
2016-06-16 01:03
导读:《中国人的美国观》对国人的美国观念史进行了系统研究,不说其是另辟了蹊径,起码在美国学研究方面也是开了一扇非常重要的窗口,尤为重要的是:其
《中国人的美国观》对国人的美国观念史进行了系统研究,不说其是另辟了蹊径,起码在美国学研究方面也是开了一扇非常重要的窗口,尤为重要的是:其在认识他者更在认识我们自身方面,有着种种深刻深入的全面揭示,与此同时,其还能慢慢让我们进入了一种历史
哲学的视野和范畴,尤其是真正理性地认识美国如何可能的问题,更能触发我们进入更深一层的相关理论的思考。
细读过全书,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国人在阅读解释和理解美国的过程当中,由于文化的差异,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特殊的民族命运,也由于内忧(生存环境)外患(国际语境和政治环境)的严峻,难免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读。尤其是寄予美国的太多希望,然后带来太多的失望,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除了弱国无外交,我们自己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当初我们寄希望于美国总统(比如威尔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多的时候把人家也当成了我们自己的“皇帝”那样的人物?人家首要的一条是要对美国人民负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人家对中国人民负责?直至后来我们一直说的什么要把人家的人民跟统治者分开对待等等,比如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之类,道理相同: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的统治者老是要代表人民,而不管人民愿意不愿意;人家的统治者可绝不敢轻易代表人民,若硬要代表就必须获得人民的同意,既然人民是同意的,统治者又如何区别于人民?我们老是用我们自己的一套去衡量人家的一套,又如何能不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因为在强权面前(无论这强权是来自外部还是出自内部),作为弱者的我们只能增添无尽的悲情与怨恨。更因为我们老是出于一种中华民族传统上的纯朴善良的情感,希望能够跟人家交朋友,却老是忘记了人家只有永远的利益并无永远的朋友,出于他们的利益更是出于他们全体国民的利益,他又怎么可能一直把你当朋友,而且还得按你中国人的道义与感情来承担朋友的“义务”?这样,我们又如何能不在感情上加倍地受到伤害?!我们自己老是关起门来过日子,甚至老是关起门来打狗,我们在一代伟人邓小平之前,从来就不知道改革开放为何物,西方列强说穿了:便是由于工业革命、社会革命乃至思想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他们必须向全世界倾销商品,那么,发展军事就是必然的举措了,没有军事的力量他们又该如何打开市场?更不用说,美国始终就是个改革开放的国家,他们始终便是处在改革开放之中,不断地调整着国内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调整着他们的国际战略。因此,即便是而今的“和平崛起”也理应是一种国际战略。可笑的是,前不久还有某文
化学者提出了所谓认识东方还希望能输出东方文化云云,并希望能以此告知西方世界,中国人喜欢和而不同,“中国威胁”是不存在的,等等。简直是痴人说梦!说到底,这只是你的国际战略而已,而并不能代替或者消解一点点人家的国际战略。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也只有我们自己改革开放了,也只有我们自己在发展经济了,很多原先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东西,也才开始慢慢理解慢慢接受了,我们的改革开放难道不是也一样需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国内经济政策和我们的国际战略?因为我们缺乏自己真正的信仰,所以从来很少了解美国人的宗教情感,更无法接受他们始终就没断过向全球输出的价值观,这才有上述已引述过的康有为的关于国粹“德教”不可弃、欧美尽是“形而下的物质”不可取的谬论。更由于多年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思维的僵持,再加上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的完全不同的文化性格,使得我们理解和解释他者的时候,不是开放地理解和解释,而是相反,不是更加深切地认识和矫正自身,一样是相反。尽管我们经历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运动,但是很快地就被救亡替代了启蒙,在反抗西方强权的同时,我们经历承受了更为可怕的本土强权。也便是由于此,尽管美国人在不同时期都给中国人民的感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所一直稳定保障着的民主与自由,却又始终保持着向往和内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