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1)

2016-08-08 01:0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1 供应链管理概念框架 供应链系统是指为终端客户提供商品、
1 供应链管理概念框架 供应链系统是指为终端客户提供商品、服务或信息,从最初的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整条链上的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和关系的一种集成[1]。供应链管理概念框架强调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共同特征,以及设计和成功管理供应链的一些关键问题。Douglas M.lambert和Martha C.cooper在2000年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2],由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业务流程,以及供应管理组件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
1.1 供应链网络结构
供应链网络结构由供应链成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连接组成。供应链成员是由与核心企业相连的组织构成的。为了使得复杂的网络更便于管理,有必要将供应链上企业分成关键成员企业和辅助成员企业。从而进一步确认供应链中的关键流程、辅助流程及其特性。关键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指明确各企业在网络结构中的纵向和横向结构中的位置。横向结构是指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结构,而纵向结构是指单个企业和其供应商、客户的关系。弄清横向结构,就是对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进行建模,确定供应链的起始位置,描述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和角色,分析供应链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而企业在纵向结构中的位置,就是确定单个企业的供应链流程的需求、顾客价值的实现情况,分析企业内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1.2 供应链业务流程
供应链业务流程是指给顾客带来附加价值的活动。客户是业务流程的焦点,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客户的需求变化,分析并掌握客户需求,制造流程和供应商执行情况的不确定性,建立起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快速反应系统,对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全体供应链论坛(GSCF)成员认为,供应链中的核心流程主要包括8种: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客户服务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生产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信息反馈流程。分析供应链业务流程需要企业从自己的核心能力出发,定义自己的核心流程,而将非核心流程外包。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3 供应链管理组件
供应链管理组件是一级管理变量,通过这些变量来实现业务流程在供应链之间的集成管理。供应链上企业边界处流程接口的管理和集成程度是供应链管理的瓶颈。分为两类:①物理——技术组件。如工作流/活动结构、组织结构、产品流设施结构、沟通与信息流设施结构等。②管理——行为组件。如管理方法、规划与控制方法、风险与回报结构等。物理——技术组件是可见的,容易实现和评价,而管理——行为组件是不可见的且难以深入掌握。但却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   2 图书馆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思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联盟,并且在一种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模式下,发挥各企业的核心作用,实施优势互补,以达到各个企业的统一协调。这就使得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和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3]。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Harland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对商业活动和组织内部关系、直接采购者的关系,第一级或第二级供应商,客户关系和整个供应链关系的管理”[4],Scott和Westbrook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一条连接制造与供应过程中每一个元素的链,包含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后所有环节”[5]。2001年,我国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6]尽管定义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把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优。这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不仅适合企业,也同样适合于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新形式的要求下,图书馆的职能发生以下转变:从信息保存者转变为信息提供者;从单一媒体的提供转变为多媒体的提供;从按时提供转变为即时提供;从馆内处理转变为外包处理;从区域服务转变为国际服务等。这就要求在图书馆业务流程再造中不仅要考察图书馆内部的业务流程,而且还应该对客户、渠道成员、供应商等组成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使得图书馆业务流程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实现图书馆与社会同步发展。
上一篇:试析名人博客的文化传播意义(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