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肉搜索”谈网络传播的“把关意识”(1)(2)
2016-10-05 01:41
导读:“把关人”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经由传播学者怀特引入新闻研究领域的。这个概念主要用来说明在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过程
“把关人”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经由传播学者怀特引入新闻研究领域的。这个概念主要用来说明在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把关人”在决定着信息的重点所在,掌握着解释信息的权利,决定信息是否最终流向读者,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传统媒介中的信息经过记者、编辑层层把关,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显得相对理性。而网络传播中的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更趋感性,属于网民的自然流露,人们可以以匿名状态发泄内心深处的种种原始情感。所以当一条信息刚刚出现在互联网上时,网络编辑、“斑竹”等“把关人”不会注意到它。而当这条信息成为了“人肉搜索”的“猎物”被数目庞大的网民追捕时,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无论出于技术问题还是商业目的都不可能“把浮出水面的冰山再按回水里去”。造成网络尤其是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领域“把关人”弱化甚至缺失的原因是有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传播“传受合一”,权力分化难把关
在网络论坛或博客等传播领域,人人都可以上网传播信息,人人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信息。传统媒介中的传播者进行议程设置或者引导舆论的那种特权,在网络世界中荡然无存。受众变成了一种“泛受众”,任何一个信息传播者都可以兼任信源和宿源,传播权力被大众分享。每个个体都向自己拥有的人际圈里传播信息,而信息经由个体的人际圈覆盖蔓延,形成“人肉搜索”的浩瀚力量,其传播效果绝不亚于专业的大众媒介。面对这样的人际传播,网络媒体的把关力量大打折扣,变得微乎其微。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笑 张国荣
凤凰卫视新闻策略研究
电视媒介对于现代奥运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