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3)
2016-10-06 01:14
导读:义和团与伟大人物相联系的纽带是降神附体。降神附体在华北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普通民众都十分熟悉。义和团在降神附体时,需要先念咒语。咒语有多
义和团与伟大人物相联系的纽带是降神附体。降神附体在华北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普通民众都十分熟悉。义和团在降神附体时,需要先念咒语。咒语有多种,如一咒云:“天灵灵,地灵灵,奉旨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拖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注:罗惇曧:《拳变余闻》,上海书店,1982年,第26页。)咒语念毕之后,神灵便降临,被降神者也就拥有了超人的威力。而若欲退之时,则“向南三揖,口称老师傅请回”,于是“即复如常”,拳法也尽忘,与被降神时判若两人。(注:佐原笃介、沤隐:《拳事杂记》见《义和团》第1册,第239页。)
刀枪不入是降神附体后所获得的最大功效。对义和团团众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危险莫过于西方人的火器。义和团恰巧宣扬降神附体可以使人刀枪不入,能有效对付西人之火器,并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演示,“随意举利刃自刺,至于刃曲锋折,而肤肉迄无少损”,这必然给人心理上以强烈的震撼,都“惊以为神”(注:吴永:《庚子西狩丛谈》,《义和团》第3册,第376页。)。而对于那些降神附体的神灵,普通民众虽然“平时将信将疑”,但只要“一遇可以附会之端,登时确信无疑”(注:《论义和拳与新旧两党之相关》,《义和团》第4册,第180页。)。基于此,这种种“神迹”定然会使普通民众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鼓舞,认为有了这些伟大人物的佑护,真的能够刀枪不入。正如有人曾以蔑视的口气所言:“义和团既无组织,更无训练,惟能以神怪之说,怯愚人恐惧之心而鼓其勇气耳。”(注:陈捷:《义和团运动史》,据《民国丛书》第5编,第18页。)于是,在西方国家步步进逼,武器又十分先进的情况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对付他们的有效办法。“乡人以为得此异术可以不惧外洋,由是肆无忌惮”(注:《齐东县志·艺文志》,见山东省历史学会编:《山东近代史资料》,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19页。),于是义和团运动也就在华北迅速蔓延开来,“始则一二处秘密学习,继则遍及村庄,纷纷设场,忽而杨戬下山,忽而大圣附体,握拳顿足,原同儿戏;而乡民无知,又以仇教之故,恨敌之心,皆视为得计,举国若狂”(注:《茌平县志·义和拳之变》,同上,第323页。)。正是在乡村戏剧铺垫好的社会背景下,义和团运动由涓涓细流发展成滚滚洪流。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新武侠:超越传统的复仇模式
武侠小说发端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