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文化视野下的圣母女娲(1)(3)
2016-10-19 01:02
导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已由一种软性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硬性战略资源而已。较之从前,文化名人的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关键问题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已由一种软性资源变成了一种紧俏硬性战略资源而已。较之从前,文化名人的资源价值已身价百倍。一则可以借重,使地方成为名人的家属、亲属和乡邻,抬高地方的门第、血统,神化地方的文化出身,二则可以张显,创造名人效应,带来丰厚惊人的广告价值。三则可以贵卖,既然高贵闻名,就要贵货贵卖,就能够、就可以、就应该卖出高价。广元市一张邓小平纪念陵园的门票卖到80元,面积小,建筑少,投入不大,每年门票收入几个亿,一个贫困小县很快因此升格为地级中型城市。陕西黄陵县凭着一个黄帝陵,每年净得10亿元以上的门票收益,等于十堰市所有县区税收的总和。四则可以长利。历史人物是姓历史的,历史延续到什么时候,历史人物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会延续到什么时候。而且,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这种利益只会有增无减。一年两个亿,十年、百年呢,再加上利上滚利,简直不可想象!所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全国各地争夺名人、名胜之战已经蔚然成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假乱真者有之,捕风捉影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见缝插针、以斑代豹者有之,明抢暗夺、巧取豪夺者有之,总之,荒唐滑稽,不一而足。这种带有很强政府色彩的见利忘义、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不仅是对学术历史的亵渎,更是对诚信和社会风气的污染,值得文明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警惕和深思。但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对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并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各地对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热潮,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说,既是一种不妨一试的策略,也是历史学术所面临的不幸中的大幸[6]。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四、女娲在汉水的文化历史遗存及女娲圣地冠名权属汉水流域的依据
都想给女娲定位归宗,都想使女娲圣地落地生根、归为己有,但女娲究竟应该花落谁家呢?由于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因此有女娲传说的地方有很多——这也说明女娲得到广泛的认同、爱戴和崇拜,但神话和传说往往有中心和发源地,要确定这个中心和发源地,必须要有王国维所主张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互参证)和当今的三因素法(即典籍记载、物质历史遗存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佐证。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潘世东
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初探
美国纸质报纸局限性探究及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