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解读与社会观念渗入问题(1)(3)
2016-10-24 01:19
导读:其次,在低层次上,社会观念具有时代性。它较之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又是经验性的、低层次的,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较灵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代意识,
其次,在低层次上,社会观念具有时代性。它较之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又是经验性的、低层次的,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较灵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代意识,它本身反映的就是某个特定民族、时代、阶级和群体所广为流传的时代精神,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同时,还是一定风俗民情的概括。如就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来看,几次较大的文学论争,几次反复,由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到强调文艺为政治再到为文学而文学,循环不断,文学自律性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潮流的反复转换。除了特定的时期的社会现实的需要外,社会观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社会观念没有明显的阶级性,虽带有阶级和社会集团内容,但由于它是以感觉、情绪、需要、愿望乃至风尚、习俗等感性形式反映出来的一种未经分化、定性的经验水平的反映形式,还渗透着大量民族和时代的心理特征。这样,对推动文学发展就会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成为导致一定时期文学思潮不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人们的意识受某种社会观念的影响或说被意识形态化后在文本解读中就会使得自己根据自我意识来解读文本。
(二)文学文本特性因素
社会观念之所以能容易的影响到读者的文本解读,仅考察社会观念因素是不够的,就文本解读的本质而言,文本解读是对文学文本的反映和再现,文学文本也是读者解读主体,那么,文学文本自身的特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文学文本具有内蕴性。文本是由一系列呈线性组合的语句呈现于解读者面前的,这个语言整体所刻画的形象,抒发的情感,都是由语言符号的特殊组合得以传达。而语言具有间接性,多义、朦胧、含蓄蕴藉,并不能尽如人意地把别人的经验完全的表现出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离不开对文学文本的外在因素,如解读者及创作者的生活背景、时代环境、地域、民族等进行了解,那么,社会观念作为影响读者思想意识的一种因素,在文本解读中,就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如影响读者理解作品的意蕴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其次,文学文本就具有意识形态性。文本的形成借助的是在作家亲身的生活实践积累起来的表象记忆和情绪记忆,融合着作家的感情、思想和一定的意识观念以及生动的感性材料。只有当作家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等,才能创造出好的文学作品来。社会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低级形态,更接近社会生活,文学文本就更容易受其影响,所以,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也就会不自觉地容易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张学福
刘亮程研究十年综述
“功能对等”观照下的《静夜思》两译本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