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罪与罚》中的人物张力(1)

2016-12-08 01:00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浅论《罪与罚》中的人物张力(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摘要】费奥多尔·米哈耶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
【内容摘要】费奥多尔·米哈耶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一部为人类感到伟大的隐痛的书”,之所以让读者痛苦万分又欲罢不能,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具有少见的超强“张力”,即其立体感与感染力。本文主要从对于情节设置和心理描写、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具体的描写手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评论和理解,限于时间和知识储备,必然存在片面与偏颇,在此只希望给研读《罪与罚》提供一个角度。【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人物刻画心理描写从来不曾是邂逅这样一本书,阅读的过程会让人这般的绝望和痛苦。它像是撒旦,一边用不可抗拒的力量扼住我的咽喉,几乎让我窒息;一边撕扯着我的心脏,张牙舞爪地将它千刀万剐,直至鲜血淋漓。它又像是耶稣,指引我在彼得堡的干草市场中徘徊,在小人物、妓女和杀人犯组成的多棱镜中看清自己肮脏的灵魂,点化出一条模糊的救赎之路。当女儿沦落风尘的经过从一个挚爱她的父亲的口中说出时,深入骨髓的悲伤和内疚谁能不为之动容;当一辈子靠着自尊自傲过活的女人,拖着嚎啕大哭的孩子在熙攘人群中疯子般呐喊,质问世界偌大天理何存时,声嘶力竭的决绝谁能不为之掩面;当假君子卢仁被揭穿后气急败坏地摔门而去,当真小人斯维德里盖洛窃听完露出猥琐的笑容;当拉斯科利尼科夫在自负与迷惘之中辗转,在善与恶、罪与罚的命题间困惑;当受尽了人间苦楚的索尼娅跪在地上,全身颤抖着请求上帝的宽恕……我低下了头,放任眼角的泪珠。沉甸甸的命运让我喘不过气,每一声嘶吼都在拷问着我对于生活任何一丝残存的幼稚和希冀。马尔梅拉多夫咽下一口酒,“得让每个人最少有个什么可以去的地方啊”。[1]轻轻的几个字,却无与伦比的响亮,足以震彻每一位读者的心房。绕梁三日的,怎么会是一种可怕而迷人的悲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怎么会是一支魔杖,创造出让人割舍不下的绝望?《罪与罚》中,穿梭在干草市场的每一个市井的躯体里,都有一声夜半时骇人的呼号,每一个字,都是十九世纪彼得堡的痛苦和慌张,迷失和倔强。即使是一些在小说中稍纵即逝的人物,刻画得也有超强的张力,把人性撕扯着放大,赤裸裸地展示着黑暗中的猥琐与光明下的怅惘。一个人的战争——心理小说的恒准聚焦 鲁迅曾说:“(陀思妥夫斯基)在这‘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的实验室里,所处理的乃是人的全灵魂。”[2]正如多少年来人们说的那样,陀氏写的是一部心理小说——作者,主人公以及读者之间的距离靠得是那样近,有时,几乎是一体的。[3]这就意味着,我们也挣扎在心中汹涌的壮志雄心和现实冰冷的无可奈何之间;这就意味着,当拉斯科利尼科夫颤颤巍巍地来到放高利贷的女人家门口后,我们也在杀死了老妇人的同时亲手杀死了自己;我们和他一起焦虑,重病,一同昏厥在警察局里,一起接受惩罚,在狂热和迷失之中战战兢兢。皮沙烈夫[4]在《为生活斗争》中指出,拉斯科里尼科夫的“病”根 “不是在头脑中,而是在口袋里”。我承认不无道理,贫穷毫无疑问是必要原因,但绝不是根源。也许,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上来看,那样的时代出现拉斯科里尼科夫似乎存在某种必然,可如果微观来看,他的天赋和才能,以及他的境遇的思维倾向,也许才是他走向犯罪的最重要原因。从拉斯科里尼科夫进入我们视野的那刻起,他的每一个毛孔都宣泄着对于生活的排斥。退学而不愿意工作谋生,自命清高却生活邋遢。他不但没能让母妹放心过上舒适日子,甚至使得妹妹违心嫁人,而这个时候,他却又带着某种畸形的自尊强烈反对这一切,可知拉斯科里尼科夫内心的卑微和卑鄙。而所谓“新秩序”代表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外乎是他可怜的自我麻痹,是他在用一种超常夸张的方式拯救自己失衡的内心。可细思片刻,又不免自嘲。这样一个可悲可笑的拉斯科里尼科夫:皱紧的眉头和苍白的面颊,狂怒的骂骂咧咧的嘴唇和挥舞的自以为是的双臂,与我自己何其相似!早就意识到过,思想根本无所谓高下深浅,不过是各自的生活之舟因着成长的河流和时代的风雨,把我们带到这了,不论寻得什么,都不过只是我们无力和悲剧地寻求心灵的短暂的避风港罢了。上帝一朝动了恻隐之心,人类就学会了永久的自我麻痹。也许,在伦理和道理的层面而言,我们又可以借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这是“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罪与罚》的描写是复调式的,作者与主人公相伴且平等,冷静的笔调更加重了人物精神的复杂性。从头至尾,拉斯科里尼科夫都在斗争着,可是却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存在。与其说他始终在与假想敌战斗着,毋宁说他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饥肠辘辘的拉斯科里尼科夫纵使天资聪慧,恐怕也难以创造出特别经得起推敲的哲学体系。最重要的是,他寻求的解脱之道所背离的是最能让人有安全感的、人类千百万年来公认的美好:爱和生命。这一切注定了他挣扎在相信与怀疑的泥沼之中。有趣的是,他相信的时候总是伴有怀疑,而怀疑的时刻总是显得坚定。一厢情愿地做俄罗斯的“拿破仑”,看似威风凛凛,却有着难以承受的孤独和压力,而这无疑足以使拉斯科里尼科夫崩溃。这是拉斯科里尼科夫一个人的战争,是他从在对于现实的无奈(甚至卑微地如同一只虱子)到他试图反抗以争取自己的尊严,再到心甘情愿地臣服于更加强大却美好的爱和善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拉斯科里尼科夫的每一次怯懦和痛苦,迷惘和追逐。这场战争很艰难,但是最终还是到达了美丽的彼岸,我们感受到他与索尼娅握紧的双手间的爱意和温暖,感受到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心和企盼。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的是混沌和茫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困惑像是倾泄而下的滚滚瀑布之水,他熟知且深陷其中。但有这样一条线索,有些隐晦,但是却相当牢固:苦难的终点是人性的美好。虽然拉斯科里尼科夫的伏罪,尤其是向索尼娅伸出的手显得过于突兀。可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是如此乐见这个似乎有点敷衍读者的转折,毕竟之前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痛苦,毕竟困境中的无解,只能使人们回归到最朴素的价值体系中来,单纯得、坚定得相信爱与生命。——这场一个人的战争,尽管打得落魄疲惫,但这彼岸却是让一切都有了意义。一路的荆棘于我们是那样熟悉和清晰,从而使主人公拉斯科里尼科夫的形象富有张力。我恍然间理解了泰戈尔那句诗:“上帝死时,宗教将合而唯一” [5]。为数众多的评论者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有太多“宗教色彩”,我却以为这所谓的“宗教”应该仅仅是我们意识到原来宗教的蒙蔽性之后的,对于美好自然人性的回归—— 那是所有宗教相通之处,是不同文明借以不同方式表达的集体信仰。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蜗居彩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浅析李清照抒情词中的女性情思
上一篇: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