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2)
2017-01-06 01:02
导读:让我们看看《庄子》的“道”是否属于一种艺术的精神,或艺术精神的“最高意境”。在《庄子》看来,“ 道”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源:“ 夫昭昭生于冥
让我们看看《庄子》的“道”是否属于一种艺术的精神,或艺术精神的“最高意境”。在《庄子》看来,“ 道”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源:“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3 ]《( 知北游》)“道”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在时间和空间上,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故存”;它始创万物,“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3 ] (《大宗师》) 正是由于“道”,宇宙万物,无论大小、巨细,其生成、发展以及衰亡的运动,才有规律:“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愍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本根”就是本源。“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3 ]《( 知北游》)“道”主宰一切,“ 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3 ] (《大宗师》)
从创生论来说,“ 道”是“物物者”。“物物者非物”,“ 道”是非物质性的,而且,“ 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3 ]《( 知北游》)“际”即边界、关系之意。所以,“ 道”决定万物的盈虚积散等变化,本身却没有变化。“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3 ]《知北游》“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3 ] (《大宗师》)“道”又无所不在,在蚁蝼、稗、瓦甓、屎溺。而且,“ 道行之而成”,是在事物的自然运动之中,“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3 ]《( 齐物论》) 在事物的千变万化中,“ 道”则始终如一:“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3 ] (《齐物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我们从《庄子》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正如有些学者所言:“道‘神鬼神帝’,说明比鬼神更根本;道‘无为无形’,说明道没有情感和意志,所以不同于上帝之类的神灵。道‘自本自根’,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道又‘不可受’‘不可见’,是神秘而不可感知的”[4 ] (P105) 。
因此,简单地说《庄子》的“道”与中国艺术家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相同,或者说“道”的本质是艺术精神最高的意境,实在是牵强附会,不能成立。徐先生本人也意识到这里的背谬,所以他又说:“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庄子把它当作人生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1 ] (P44) 就是说,只从《庄子》“由修养的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去看,则他们所用的工夫,乃是一个伟大艺术家的修养工夫;他们由工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 1 ] ( P43 - 44) 。这些话的含义实际上是,中国艺术精神是体现在《庄子》中的得“道”者身上,也即徐先生所说的:“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1 ] (P3)
那么,《庄子》中的得“道”者,或者说《庄子》理想的人生,是否具有一种艺术的精神或境界?
第二个问题:《庄子》中的得“道”者是否具有一种艺术的精神或境界?
《庄子》的“道”是非常神秘的:“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极。”[ 3 ] (《则阳》) 言语和思维都不能表达“道”。“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 道不当名。”[ 3 ] (《知北游》) 当然,“道”有时可以体验。能够体验到道的人则是非常不一般的人:“夫体道也,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 3 ]《( 知北游》) 比如,“ 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3 ] (《大宗师》) 除了天地、日月、星辰,得“道”的几乎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