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1)(2)

2017-01-14 01:05
导读: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小说,涉及大学生活的,数量很少,且艺术水平不高。老舍的《赵子曰》(1927)以及沈从文的《八骏图》(1935),总算正面描写大学生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小说,涉及大学生活的,数量很少,且艺术水平不高。老舍的《赵子曰》(1927)以及沈从文的《八骏图》(1935),总算正面描写大学生以及大学教授的日常生活,可惜都是漫画化的。北京钟鼓楼后头天台公寓的大学生,莫名其妙地闹起了学潮,将校长捆起来殴打,如此“革命”,实在不敢恭维。八位到青岛讲学的大学教授,住在海边的小洋楼里,人人都“有病”,就连自命清高,可以给另外七位当心理医生的达士先生,最后也跟着“发疯”了。老舍和沈从文都是大小说家,之所以写不好大学生活③,不是技巧,而是心态。老舍日后忏悔,说自己写《赵子曰》时,已远离学生生活,因而不能理解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求,只是隔岸观火,热讽冷嘲。④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这两位著名小说家都是自学成才,然后走上大学讲台的,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及大学师生的心理及趣味,把握不太准确,笔下自然缺乏神采。
虽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辉煌,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仍然十分弱小;大学校园里的日常生活,更非公众流连忘返的“风景”。整理一下相关数据,很容易理解,当初的大学生,是如何的“曲高和寡”。1917年,全国共有大学生(含师范、农业、工业、商业、医学、法政等专门学校学生,下同)19017人;1923年,增加到34880人;抗战前夕的1936年,是41922人;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终于突破十万大关,达到了129326人。⑤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竟然只有区区数万大学生!这你就明白,为何标榜“平民文学”的新文学家,不太愿意将笔触对准优雅的大学校园。
可大学生活毕竟是重要的人生经验,并非只是读书考试拿文凭,更是一种成长的记忆以及精神的历练。校园里的同学情谊、爱情纠葛、政治风波、经济窘迫等,同样凸显了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再往远处看,日渐增加的大学生,人数虽少,能量却很大,终将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关键是找到恰当的视角以及表现方式,“大学叙事”——而不是“青春想像”——方才有可能进入文学史视野。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三闾大学与西南联大

现代中国大学的日渐成熟,使得校园成为重要的生活场景;而战争中的流转迁徙,更是加深人们对于大学的记忆。于是,两部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描写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得以在抗战的烽火中酝酿成型。一是充满讥讽智慧的《围城》,一是洋溢着青春激情的《未央歌》,二者分别代表“大学叙事”的两个侧面——现实的以及批判的,理想的以及诗意的。钱钟书(1910—1998)笔下的三闾大学,固然是虚构;鹿桥描述的西南联大,又何尝真的是写实?无论是虚中有实,还是实中有虚,小说家所描述的三闾大学和西南联大,已经成为我们关于现代中国大学的最为鲜活的记忆。
钱钟书撰写的长篇小说《围城》,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连载于上海的《文艺复兴》,1947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刊行单行本。此书刚问世时,并不怎么被看好,一直到80年代,随着学界对于“现代文学”的重新认识以及各种外文译本的出版,方才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此前,只有美国学者夏志清(C.T.Hsia)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YaleUniversity Press,1961)、耿德华(Edward Gunn )在《不受欢迎的缪斯》(Unwelcome Mus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中,曾给此书以很高评价。而1990年,电视连续剧《围城》开播,更是使得钱钟书的大名走出学院,变得家喻户晓。
美国学者胡志德(Theodore Huters )曾依据罗兰。巴塞斯的《叙事结构分析导论》,将《围城》分为五个功能序列,即讲述方鸿渐回国并定居上海(前三章半)、旅行的准备及展开(4—5章)、三闾大学一年(6—7章),经香港回上海(8章),困守上海及婚姻破裂(9章)。胡由此推论:《围城》结构上具有对称美,第三个功能序列是过渡,一、二和四、五互相呼应,形成鲜明的对照。[3](第六章)假如欣赏方鸿渐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等女性的感情纠葛,将此书作为“结婚狂想曲”阅读⑥,这种叙事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将《围城》作为一种“大学叙事”,则4—8章都是方鸿渐眼中的“三闾大学教授生活素描”——包括“在路上”,也包括“校园中”。至于一头一尾的上海婚姻故事,固然也十分吸引人,但并非钱钟书的“独得之秘”。相对于反浪漫的爱情传奇,学者型的讽刺小说,或许更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