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年代末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与唯物史观文(5)
2017-01-25 01:02
导读:这种理论恰恰和一般人直观的阶级理解构成对立。因此,“革命文学论争”中引起集中讨论的就是阶级意识问题,即知识阶级如何能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
这种理论恰恰和一般人直观的阶级理解构成对立。因此,“革命文学论争”中引起集中讨论的就是阶级意识问题,即知识阶级如何能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鲁迅等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的,甚至是投机式的表述。实际上,即便普罗文学内部的许多人也并不真正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因此他们常常将意识斗争与已往革命文学早已提出的文学的实践性直接联系起来{2},事实上把前者视为后者的一种替代性表述。而对于意识斗争的前提性和革命主体性问题也有来自内部的反对意见。郭沫若在为自己号召青年“做一个留声机器”的言论辩护时就声称他所说的“留声机器”就是“辩证法的唯物论”,而“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核心在于“是客观规定意识,不是意识规定客观”。即便如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思想并不是他们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只是很切适地把现实的种种真实的关系反映了出来”[ 17 ] (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采取的态度的考察》,P220) 。于是,“辩证法的唯物论”成了最极端的客观决定论。这种极端的决定论其实是已往单向的时代、环境决定论再加上惰性的“现实感”混合而成的。虽然郭沫若并非有意从消极的角度理解唯物论,但他和李初梨之间关于青年应不应该当“留声机器”的论争实际暴露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论述主体意识状态的不足。即便李初梨等人在论述意识斗争的过程时也让人感觉正确的意识是可以一次性获得的,而那种阶级意识转换的复杂性、持续性以及和实践的张力并未体现出来。难怪鲁迅等人觉得他们的阶级意识理论也是一种小资产阶级自救的突变模式。
应该说,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言论虽然已大量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它们更多地借助了意识斗争的理论,某种程度上延续着新文学、革命文学以精神改造、干预社会的传统,而不是像西方的“唯物史观文学论”那样从科学认识的角度以唯物史观方法解释文学现象。而考察其中引起广泛争论的阶级、阶级意识、基础决定论等命题会发现,大部分人对这些命题持一种直观理解的态度,并将它们与已往文学论中的身份、时代等问题嫁接了起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试图通过文学的重新定义——所谓从“表现”的文学到“实践”的文学——打造知识阶级新的主体状态,转化他们的阶级意识。而这正呼应了知识阶级自身的身份和精神危机。如果考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倡导者的言论会发现,他们关于具体创作的论述简单而模糊,因此这些言论很难在文学实践中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些理论仍然在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广泛反响,那正是因为它们通过文学比一般革命理论更深入地处理了知识阶级的主体性问题。但这种处理仍有不够的地方,正如前面已指出的,它没有深入意识到获得的复杂过程而更多地指向一种理论、认识论的获得。因此,随着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而兴起的是一轮唯物史观文学论的译介高潮,大家都转向去掌握最可靠、最权威的文学认识论,阶级意识转化的问题反而在这样的潮流中被逐渐淡化、湮没了。四、唯物史观文学论的多种形态与翻译实践的差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考察20 世纪20 年代后期逐步引进的唯物史观文学论会发现,那些笼统冠以“唯物史观”名称的文学论虽然都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运用有直接关系,但其思想资源、面对的问题、艺术倾向、论述方式等实质上有很大区别。像法国系统中泰纳的文学史观、居友的社会学美学,其实属于“文学社会学”的范畴,是自然主义科学观在文学领域的延伸。即便流行一时,有多个译本的伊可维支《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也仅将“唯物史观的文学论”视为“艺术科学”的方法之一,只是相比起“观念论”、“社会学”、“弗洛伊德派”,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派”更有效地“使我们由文学认识一个民族底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生活”[ 20 ] ( P310) 。这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论的“唯物史观文学论”。
相比之下,苏俄早期的“新艺术论”也具有科学倾向。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统”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是公认的、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先驱。虽然他的政治立场早已遭到批判,但他引入社会心理问题以补充唯物史观的基本社会结构,打开了解决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关联性问题的道路。而他对艺术发生问题的考察则从史的角度颠覆了对于艺术的本质论理解,将一向被看作“余裕产物”、“游戏冲动”产物的艺术与生产、劳动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应用唯物史观的典范。但是,与法国科学论式的艺术论不同,普列汉诺夫更注重阶级论在文艺上的运用。毕竟,马克思主义相信“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哲学批判工作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认识社会,还要改变社会。是否相信这一点,是苏俄革命的文学论者与法国式的、学者型的文学论者根本的区别。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