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文化与文化的空间(1)(3)
2017-03-10 01:00
导读:二、建筑与环境:人与天调与人定胜天 《皇帝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作为权力象征的故宫也处处体现着“人与天调”的
二、建筑与环境:人与天调与人定胜天
《皇帝宅经》云:“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作为权力象征的故宫也处处体现着“人与天调”的环境意识,追求普遍和谐而非个体的突出,强调天人合一而非天人相分。
首先,从材质来说,故宫建筑主要使用木材,木材的细致、坚韧和柔美恰当地表达了中国的人文特质,即以特定的具有生命力的材质表现与自然的亲和。而凡尔赛宫建筑使用石头,石头的坚硬与耐久恰似西方人缜密的理性、系统化的逻辑思维和坚不可摧的信仰与人力。
其次,就建筑的体量而言,故宫强调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就故宫本身而言,每一座建筑自觉地融入群体、不争先恐后。为此,建筑群遵循着“千尺为势”的具有人间感的尺度,即以平面的延展尽力照顾人的视野,其中的每一座建筑都保证了适度的体量与空间。⑥而凡尔赛宫的存在之于周围的环境是一种征服的姿态,它显赫而独立,用自身的存在宣布了一种主体意识上的权力和尊严。平整屋顶,更显理性,对称立面,庄重雄伟,是理性美的典范,巨大体量的建筑和准确比例的设计解释了“我思故我在”的科学主义唯理论和“认识你自己”的人本主义思想,法国政治上的成功就表现于人力的伟大和智慧的积淀。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李民
文化全球化问题初探
逻辑缺乏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