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1)(3)

2017-05-07 01:07
导读:作为西方平等与民主观念的源头之一,清教主义为个人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成为美国个人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为殖民地人民逐步接受

  作为西方平等与民主观念的源头之一,清教主义为个人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成为美国个人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为殖民地人民逐步接受世俗的个人主义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正是这种敢于挑战权威,不安于现状,渴望主宰自己命运,极力抗争,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冒险精神为美国的国民性注入了个人主义的精神和活力。
  
  二、 “天职”思想与职业和财富观
  
  清教徒肩负神圣的使命来到北美大陆,定居在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陌生世界,旨在建立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基督教社会。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生存与发展拼搏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解决各种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和神圣与世俗、超越与现实、宗教与经济等二元对立矛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般地说,宗教通常把现世看做罪孽的渊薮,充满诱惑和欲望的苦海,因此对其往往持否定和消极的态度。为了不使信徒彻底绝望,多数宗教都向他们应许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天国”。按照传统的天主教观点,教徒要使自己的灵魂得救,进入天国,就要尽可能抵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物质与肉体的诱惑,远离尘世,追求永恒的彼世。修道院里冥想式的灵修方式是走近上帝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宗教是超验的,“天国”的理想境界从未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人们也就无从以自己的实践验证其是否存在。
  和天主教一样,清教的终极关怀也是彼世。但在对待现世的看法上,两者却截然不同。天主教推崇“出世”修行的灵魂拯救方式,清教的主张则带有明显的“入世”特征。它主张信徒在追求永恒的彼世时不必也无法回避现世,不但视现世为通向彼世的重要桥梁,而且强调现世在教徒个人救赎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突出以现世的实践追求彼世的理想的教义。对于信奉新教的清教徒来说,在另一个世界的拯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改变现实世界的成功程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赵文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上一篇:俄罗斯文学评奖:在市场化与审美化之间(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