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阎连科与超现实主义(1)(3)

2017-06-03 01:09
导读:一定“程度”上,《坚硬如水》中的高爱军、夏红梅就是“文革”语境里的小二黑和小芹,他们的文化胎记深处共生性的“知识谱系”,是能够通过分析看

一定“程度”上,《坚硬如水》中的高爱军、夏红梅就是“文革”语境里的小二黑和小芹,他们的文化胎记深处共生性的“知识谱系”,是能够通过分析看得清楚的。在小说中,在“革命”话语的掩护下,举凡他们的每一次行动、谋略、反语,都是为了最后“进城”:作品开篇写高爱军的退伍,在县城边的铁轨上,他刚刚丧失的“城里人”身份(在那个年代,乡下青年参军等于是获得城市资格的一次重要“初选”) ,得到夏红梅的重新认同。“她望的是我身上的一套新军装。”“我看见她的下身穿的是一件仿制的假军裤。”“她说:‘向解放军同志学习。”“我说:‘解放军学全国人民——我已经复员了,还没有办手续。’”“她说:‘没办手续就还是解放军。’”对一个退伍军人和小镇上性压抑的妇人来说,怎么进城? 这就得获得某种政治权力。在中国,至少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村镇,这是任何一个老百姓都心中有数的真理。王镇长显然是他们进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他们要斗倒他——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与捕捉对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最具杀伤力的“性丑闻”:
  红梅说:“散会时王镇长在政府门口送各大队的支部书记,我觉得他和赵玉秀握手时握得紧一些,也握得时间长一些。”
我问:“握手时赵玉秀的脸红没?”
她有些遗憾道:“当时我在赵的身后没看清,但我觉得王镇长的眼睛特别亮。”
我说:“日他祖先,百分之二百他们有一腿。”……
红梅说:“爱军,捉奸要捉双,至少也得有人给我们写一份材料来。”
再看另外一例。“进城前夕”是小说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高潮”,是激烈推动小说叙述的精心设计——当然它也是悲剧的铺垫和前奏。它是对“假革命”策略的彻底的瓦解和嘲弄,当然也可以理解是他们(也包括千百万有此妄想的“乡下人”) 大胆梦想的一次真率的坦白——我隐约感到了作家写到这里时心灵深处的颤抖,在小说与内心的深层联系中他怎么能够置之度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从门外传来了从容不迫的脚步声。那脚步不紧不慢,富有节奏、亲切温暖,令人永生难忘地响在窗户下。我们知道是地委关书记从会议室里出来了。究竟是让我们在镇上做革命接班人还是到县里做革命舵手的历史性时刻就到眼前了。是让我们平步青云还是让我们在梯子和台阶上一步步往上爬的关键性谈话就要开始了……
我们知道,鉴于世态特殊,赵树理在他所有的小说人物身上都留有故意抑制的痕迹,而阎连科则更愿意对人物性格做强烈和逆向的展开。但在他们小说的原点上,我们又很难发现有什么根本的不同[12]。小二黑和小芹虽然完成了结婚革命,终未进城,但这不等于他们精神梦想上没有此类的冲动。因为既然可以像“城里人”那样自由恋爱,不就等于在精神生活上到城里痛快淋漓地“梦游”了一回?!这种典型的乡下人心理意识和理解问题的方式与阿Q 进城闹场空头“革命”的行为实际是异曲同工的。在中国,至少我知道在许多出身乡下的中国作家身上,虚构这种情节是可以极大满足他们祖祖辈辈积压太久、太沉痛的进城的奢望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爱军、夏红梅与阿Q 和小二黑、小芹们虽然在文学史地图上是“精神孪生”的兄弟姊妹,却不是一种历史递进和进化的关系模式。困难的认识在于,一个日益温情起来的年代,阎连科因何要对人物与历史关系的处理采取比鲁迅、赵树理更为激进的叙述立场? 在今天的语境里,应该怎样认识这种激进叙述对于当代中国乡村题材小说的积极与消极的意义,也许正是我们“重读”阎连科小说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一个作家之与文坛,包括他与他的文学“主义”的关系确实不简单,周边大约总是纠缠着各种客观、主观因素,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层面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阎连科为什么在“寻根”、“先锋”等“超现实”文学思潮已经终结的背景下重启他个人的“超现实”写作? 他难道不懂贸然游离于思潮和文学史时段之外对于一个作家是很危险的事情吗? 他的解释是:在社会层面,“我从小就崇拜三样东西:一、城市;二、权力;三、生命”[13];在心理层面,“我想我近年的创作,都与恐惧相关”。“抵抗恐惧,这大约就是我目前写作的理由,就是我为什么写作的依据”[14]。他还说过类似的话,你如果了解一位作家的“经历”、“出身”,你就应该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这当然是极其沉痛的生命体验,好像也都属于文学的常识。但这正是阎连科小说“有意思”的地方。他是一个具有顽强的“知难而进”气质的作家。他还是一个不具备完整的文学史视野因此才如此果敢和莽撞的人。他知道怎样夸大内心那种“崇拜”、“恐惧”的个人感觉对一个文学的后起者都不能算是过分的做法的重要性,知道怎么“超越”寻根、先锋的叙述短处,将赵树理所缔造的“乡村书写”推向另一种极致,并在此确立起自己的文学史影响……由此不难想到,天下的作家,如果他写作,哪个不都是如此生活在个人、年代、历史、经典叙述等因素混杂混沌的“超现实”中间……我以为我们是可以这样“多层面”地理解一个作家复杂、多元与幽暗的内心世界的。二、在“狂欢”与“写实”之间阎连科的小说的确是中国乡村题材小说中的一个“另类”。他传承鲁迅的“超现实”经验(如祥林嫂的“捐门槛”恐惧、阿Q 临刑前的画圈) ,推进赵树理“乡村政治”的艺术想象,汲取马尔克斯、福克纳的文体形式,同时深度警觉与反抗着这些经典对自己艺术创造力的覆盖——这多样因素的交叉互通,实际构成了阎连科卓异的小说文体——或者可以说正是伟大而偏执的文学经典与阎连科艺术气质的结合,把他造就成了这样一个以话语“狂欢”来推动叙事的独一无二的作家。在《〈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一文中,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声称:“推动我小说中的人物、故事进展的不是别的,而是激情”,“我甚至还不无偏激地说,我长篇小说的结构就是‘激情’,是‘愤怒’”。但他强调,这“应该是作家与社会和劳苦人密切相连的内心的不安。”[15]某种意义上,“激情”固然可以成为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如审美意识、叙事方式、语言特点等等) ,但它是否就是一种“理想”的小说范式我觉得仍有商量的余地。的确,翻开这几部长篇,它们虽然因叙述的需要或快或慢,或紧或松,呈现着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和书写形态,但读它们,却恍如涉险在某种故事的激流之中,被它们无端地裹挟、冲击,你难得停下来弄清这是怎么回事。反抗“四十就死”的宿命,是维持与激烈推动《日光流年》故事情节的根本因素。“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从小说开始到结束,这极其痛苦的潜意识似乎都在折磨着小说家,同样也折磨着司马蓝、蓝四十、蓝百岁、杜柏等小说里的小人物。在小说中,他们的性格难见成长、延伸和发展的明显轨迹,读者看到的只是他们因痛苦而扭曲、因不安而疯狂的面孔和怪戾行为。《坚硬如水》的叙述风格有一点类似曹禺的话剧《原野》,那是两个人之间的“疯狂戏剧”。人们被一种既非常清楚、但又是极其模糊的人生目的催促着、鞭挞着、摧残着,全部行为中内含着“不这样”就“毋宁死”的凄厉而残酷的内涵。说老实话,读《坚硬如水》,我是当话剧,而不是单纯当小说来读的。因为,你没办法按照小说的阅读常规来理解小说中发生的一切,理解作家为什么感兴趣的是小说的荒诞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的精心塑造。你被冤枉地淹没在话剧般的激情、折磨和痛苦之中,有一种不能从作品漩涡中自拔的感觉。但如果在“激情”的文学风格中看《坚硬如水》,你得承认这是一部非常棒的“戏剧化”的长篇小说。例如,它对高、夏性爱描写、对挖地道、对最后刑场镜头夸张性的放大和拉长,都把你带到了那个虽然亲历但确实非常离奇的历史时空之中,你会惊讶于高、夏和他们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曲折奇怪而又毫不痛惜地对待生命。小说确实有许多让人至今不解和非常深奥的内容。《受活》是另一种形态的话语狂欢。去莫斯科购买列宁遗体、退社、组织绝术团、茅枝婆穿寿衣拦车、整个村庄几乎都是残疾人、残狗、柳县长从权力巅峰到双腿致残,等等,这一幕接一幕的书写极致与其说是小说情节的完整构思和巧妙安排,还不如说是狂欢话语因为强力干预小说故事而最终撕裂文本的结果。当然人们知道,对当代中国农村许多“劳苦人”的悲剧命运来说,这大约是迄今为止最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指责。然而他们更懂得,不使用如此真假难分的超现实技术和话语修辞,这样“露骨”的小说怎么能够拿出去正常发表并与读者见面? 它们具有文学生产、传播与流通的合法性吗? 但这么强烈鲜明的写作动机也引起了另一种警觉:作者离他笔下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是不是太近了? 他对小说家角色的有意忽视,是不是容易引起小说批评家对作品效果的质疑?“我觉得中国当代作家缺乏一种‘血性’。换句话说,在当代长篇小说中,有‘血性’的长篇小说不多。”[16]这种对当代长篇小说精神贫乏症的深刻反思,值得引起我们的同情和理解。或许也可以同意评论家如此表述:这种狂欢式的语言叙述,“极大地契合了乌托邦叙事的阴性特征;它们在字里行间的穿越、萦绕,从整体上形成了文本的阴性氛围”[17]。
上一篇:“发展”的“异化”与“经济”的“文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