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社会文化基础(1)(3)

2017-06-10 01:00
导读:在马尔萨斯以前的西方历史上,曾有形形色色的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但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则可以看到一种追求理想的人口思想,这就是适度人口的思

在马尔萨斯以前的西方历史上,曾有形形色色的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但透过复杂的历史现象,则可以看到一种追求理想的人口思想,这就是适度人口的思想。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一种尽可能适当的人口规模。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初,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英国经济学家爱德文·坎南(1861-1935)和瑞典经济学家诺特·威克塞尔(1851-1926)就提出了这一概念。“适度人口”作为一个概念虽然出现较晚,但作为一种想法,则古已有之。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公元前430-355)的经济思想中,具有零星、朦胧的适度人口观念,他觉察到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有一定的比例关系[24]。而这一观念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已经较为清晰了。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设想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这里,人口将稳定在5040个家庭的规模上[25]。他说,人口规模必须与城邦条件相一致,不考虑领土面积和邻国的状况,就不能确定合适的人口数量。他认为,土地不要太多,我们需要的土地能养活那么多具有节制习惯的居民就足够了。至于人口,我们需要这么多的人数:他们可以保卫自己,免遭邻人的侵害,又可以在邻人遭受侵害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根据柏拉图的观点,5040个家庭数目必须永远保持不变。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才能维持家庭、城邦的人口和户数永远平衡的问题。就一个家庭而言,一个男性家长可能生育更多的子女,而继承人只能有一个。况且,柏拉图鼓励优秀的公民可以多生子女[26]。因此,理想的人口规模和现实的生育量就会发生矛盾。于是,他设想将女儿出嫁,将其余的儿子送给没有子女的人家。城邦的官员有责任考虑家庭子女太多或太少的问题,并设法予以解决。这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他那粗糙的计划生育思想,比如抑制高出生率,以防止人口过度增长;鼓励和刺激出生率的增长,以保证城邦足够的人口数量;还可以通过老年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以达到平衡人口的目的。这些办法主要是用来应付正常情况下产生的人口盈缺问题。万一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导致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规定的数目而陷入绝境时,还可以通过在国外建立殖民地的方式,解决人口过剩问题。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其老师的思想。他主张人口规模要适当,“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应该在足以达成自给生活所需要而又是观察所能遍及的最大数额”。所谓自给自足的生活,既是城邦的目的,也是城邦为保持优良生活的政治体制所需人口的下限。因为人口太少,生活上就无法自给自足。所谓“观察所能遍及”的人数,就是作为一个城邦所能容纳的上限,在这个限度内,城邦的政治体制才可以有效运转。人口太多,就很难构成一个真正的立宪政体,也不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城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适度人口上下限的原则,但并未给他所设想的城邦规定一个具体的人口数目。不过,他提出了似乎更为可行的稳定人口规模的方法,例如,他认为主要的工作在于设法防止有过多的人口出生,要“计算婴儿死亡和婚后不育的或然率”,“作出繁殖的限度”[27]。在当时的条件下,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可以疑问的,但他确定比柏拉图有更加精细之处,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应当指出,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政治家所关心的人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口是根本不同的。他们所谓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指公民的数量,而“公民”的概念是与奴隶主阶级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公民集体等同于国家。公民集体就是凌驾于被剥削压迫的等级阶级之上的武装暴力集团”[28]。在这个集团的身上,体现着公民权、占有土地的权利和服兵役义务的统一。在这个统治体制里,公民的人数是不能太多的(当然,也不能太少,否则就无法维持统治秩序)。人数太多的时候,古代城邦国家就应当向周围世界殖民[29]。对此,马克思曾指出,“在古代国家,在希腊和罗马,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形式的强迫移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的环节。这两个国家的整个制度都是建立在人口的一定限度上的,超过这个限度,古代文明就有毁灭的危险。”“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它们就只能有为数不多的公民,否则,它们就得遭受那种把自由民变为奴隶的沉重体力劳动的折磨。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违反的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来决定。那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30] 古希腊思想家出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提出了适合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人口思想,开了西方文化主张适度人口的传统思想之先河。历史在发展,社会环境在变化,但适度人口的思想却延续了下来。近代早期西方思想家们的人口思想,犹如他们的先贤们的人口思想的翻版,令人惊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1478-1535)说,人口规模要适度,城市人口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人口过多的家庭与人口过少的家庭应互相调剂;人口过量的城市要把多余的人口迁到人口不够的城市;最后,也可以通过建立殖民地的方式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倘若人口不足,则从其他城市和殖民地调回补充[31]。与莫尔一样,其他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他们所设想的“美好社会”里,都注意到了人口与社会协调的关系。不过,从“理想国”到“乌托邦”,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只有在“空想”的意义上,才能看到西方人追求适度人口的继承性。但这确实是一种巧合,事实上,追求适度人口规模的思想应当被看成是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理性主义者在这一问题上大多也持适度人口的观点。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以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衡量一国的好坏,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适当的比率,可以使一个国家真正伟大;构成国家的是人,而养活人的则是土地;因此,这一比率就在于使土地足以供养居民,而居民又恰好是土地所能供养活的那么多”[32]。另一位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1723-1789)也是典型的适度人口论者。他认为,人口过多对国家和个人同样都是有害的,农业的潜力有个限度,人口增长的潜力也得有个限度,人口数量应当适应国家土壤的肥沃程度、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居民的劳动积极性。在他看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规模失度的国家,他说中国人重视生男育女,盲目地忠于祖训和陈规陋习,造成了人口过剩。应当保证人口和土地的合理比例,如果出现人口过剩的情况,可以考虑建立殖民地以解决人地矛盾。归根到底,要把一个国家的自由、人口增殖、富裕、和谐、安全都配合恰当,这就是清明的政治。人口与土地相适应,这个国家就一定富强[33]。 明确提出适度人口规模,或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表达人口应有一个适当限度的思想家还有许多,比如:博特罗、马基雅维利、康蒂雍、内克尔、伏尔泰、魁奈、奥克塞伦、杰诺韦西、亚当·斯密、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口学家索维告诉我们,“所有那些承认有可能出现人口过剩的人,都有这种想法,不管他们是怎么表述的”[34]。 (二)罗马帝国追求实力适度人口
上一篇: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