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1)

2017-06-21 01:03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关于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有了空前的繁荣。在改革开放以前的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建设有了空前的繁荣。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成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在50年代有十余种,60年代只有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尚没有正式刊行)。然而,近二十几年来,仅教材就出版了二三百种。文学理论建设的繁荣,还体现在出版了各个分支理论的研究和著述,如文学本质特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论、文学鉴赏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批评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等取得了可喜的实绩。当然,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这就要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建设。根据目前我国文艺学的状况,可以大概分为三个层次:普通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及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普通文艺学,或者称为一般文艺学,应该是人类社会中所具有共同性的一切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概括。这些概括应该能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和地域、所有文化的文学,能够解释这些不同文学的具体的现象。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学理论,也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最概括的文学理论。
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文学理论领域“反本质主义”一派自有其产生的理由和基础,但一个学科如不解决其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则这一学科在实际上就不能确立。童庆炳先生在一次对话中说:“陶东风说我的教材定义太多,是有‘本质主义’的倾向认为只要介绍几种观念,无须概括;只要描述性,不需判断。但是陶东风自己在编写教材时,认为最后还是要给文学下定义。” ① 这件事很有趣也很能说明问题。就文艺学来说,只有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才能确定文学的边界,并确定由本质所决定的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凡事物都是有本质的,但事物也都是历史的、活动的,因此事物的本质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东西,总是在不断的演变中。文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文艺学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规律的学科,是人类对文学现象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同样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认识,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同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认识的能力、局限和模式,因此,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超越时代的局限发展着。文学理论也总是在发展着。人们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学术史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变动的。我们现在建立的普通文艺学,应该在现阶段对于文学认识的最高水平上。至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学的定义,应该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在1985年以前,文学被定义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1985年以后,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都将文学定义为“审美的反映”或“审美意识形态”。其实,后者只是对前者的修补,其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问题。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呢,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动摇和不能迁就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以及阶级斗争理论。有学者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一判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说就是一条颠覆不了的带普遍性的规律。因为这一结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存在与意识关系的理论前提是一致的,尽管认知反映与艺术反映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不同意这一点或是反对这一点,认为文艺是‘意志’的外化,是生命盲目冲动的结果,是满足欲念的‘白日梦’,是‘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等,都不能归属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列。” ②但是文学反映论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与理论中,也有诸多问题和弊端。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就是针对以前几十年来所通行的文学反映论体系的不足才提出的,否则完全没必要重建。审美意识形态就是审美反映论,因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本的实质还是反映,并没有跳出反映论的模式。也有学者提出生产论,但生产论只是一个基础或出发点,难以涵盖各种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具体的细微的特性及规律。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把文艺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上。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根据的,是年轻马克思的作品,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所谓的人学,也同样过于抽象,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等规律以及具体细微的文学现象少有直接的关系。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诗经》日藏古本的文献学价值(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