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剧中神话意象的翻译(1)(2)
2017-08-05 05:11
导读:2.2 神话意象的翻译 神话意象的传递在莎剧汉译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读者能否从汉译本中获得类似于源语读者的审美感应,这除了莎剧原有的魅力和读
2.2 神话意象的翻译
神话意象的传递在莎剧汉译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读者能否从汉译本中获得类似于源语读者的审美感应,这除了莎剧原有的魅力和读者的先入之见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这些神话意象的传递方式。因为这些神话意象从源语到目的语的传递,依赖的主要就是翻译主体,即译者的审美介入;而翻译主体在审美介入,亦即翻译的过程中对意象的接受和表达与莎士比亚当时创作这些神话意象的主观愿望往往难以完全叠合。因此,在不同的翻译主体接受和重新表达这些神话意象的环节当中,就会出现相对于原作者的不同分化,从而产生这些神话意象汉译的不同类型和结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莎剧中的这些意象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所译意象的具体情况,并要认真考虑中国读者对该意象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传递该意象的文化底蕴。
2.2.1 仅音译——观象取意
仅音译就是译者仅仅音译莎剧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意象,不加任何解释或注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要么可能是完全信任目的语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认为他们能够顺利地“观象取意”;要么可能是源语意象的审美信息和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已广为人知;也有可能就是译者有意识地要为目的语读者营造一种和源语读者一样的“寻象观意”的模式。不过笔者浅见认为,对于莎剧中广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神话意象可直接采取这种翻译方式,反之,最好另寻它法。如《皆大欢喜》第四幕第一场45-46行有这样一个神话意象①:
…, it may be said of him that Cupid hath clapped
him o’ the shoulder, but I’ll warrant him heart-whole.
莎剧中神话意象的翻译[DM)]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KG9*2]2008年第4期[KG11*2]第21卷第4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朱生豪:……,这种人人家也许会说邱必特曾经拍过他的肩膀,可是我敢说他的心是不曾中过爱神之箭的。
梁实秋:……,也许有人说他是曾经被爱神捉住过的,但我敢担保他的心上是没有爱神的箭伤。
方平:……,那么最多也只能算他是给小爱神丘比特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可我敢担保,他那颗心一点儿没事儿,不曾中了小爱神的金箭。
Cupid,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蒙着眼睛,手执小弓箭,凡被他射中者即坠入情网。对于可爱的小爱神丘比特,汉语语境下的读者还是比较了解的,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像朱生豪先生那样采取仅音译的方式,这样这一意象的审美信息和文化信息就完全能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和领会。完全没有必要像梁实秋先生那样“舍象取意”。当然,方平先生译为“小爱神丘比特”更保险,更能让读者观一目而了然于心,即保全了“象”,又传达了“意”,不过于形神兼似方面有些不够完美,而且也让中国读者失去了自发“求解”的冲动和机会。
但这些神话意象蕴含的毕竟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信息,所以广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能仅音译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相信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可仅音译的神话意象会越来越多。
2.2.2 音译加释义——意、象同现
音译加释义,即在译文中直接将意象的“象”和“意”同时传递,保留“象”的同时也将“意”和盘托出,即“意”和“象”同时出现在译文中(如上例中方平先生对Cupid的翻译)。这一做法无疑从某种角度上简化了目的语读者“观象取意”的过程,但是也让读者少了一些自发“求解”的冲动。《皆大欢喜》第五幕第四场111-112行有这样一个神话意象:
Hymen from heaven brought her,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Yea, brought her hither, …
朱生豪:亥门一路带着伊,远从天上来;……
梁实秋:海门带她从天上来;是,带到这里来,……
方平:喜神引领她从天宇来人间和你团聚。
Hymen这个意象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婚姻之神。对于这位专司婚姻的神,相信多数中国读者就不一定很清楚。朱、梁两位先生仅音译为“亥门”和“海门”,可能是完全信任中国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认为他们能够顺利地“观象取意”,也有可能是有意识地要为中国读者营造一种和源语读者一样的“寻象观意”的模式,这里不必妄加推测。总之,这样做“象”是留住了,但相信很多中国读者观“象”却难取“意”,翻译目的难以实现。方平先生舍“象”取“意”,意译为“喜神”,技高一筹,更容易让这一“意象”在中国读者的审美意识中产生意义上的共鸣,但有失“象”之缺憾。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黄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