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1)
2017-08-07 01:5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当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当代女性诗歌中涌动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在诗
摘要:当代女性诗歌中涌动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在诗歌中主要通过对性意识以及“血”的意象的描写表现出来,并且唤醒了受到压抑和摧残的女性生命本能,给女性的生命价值以新的定位。
关键词:女性诗歌;生命意识;性意识;黑夜意识;血
女性诗歌是指以女性诗人为创作主体并以女性生活为创作重心的诗歌,女性诗歌植根于女性的精神宇宙,通过女性的心理方式和语言方式表达女性的心理体验和生命状态,关注女性的命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生命意识在当代女性诗歌中表现得最刺目、最强烈、最先锋。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生命意识是构成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动物也可以有生存感觉,比如说疲劳、恐惧,而人却是唯一知道自己必死从而可以省察生命过程的高级动物,这种省察性的结果便是生命意识。它的指向是能够使人反思、体验,并且设计生存的样式、过程和终极目标。这样,人就不是一个由生到死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能由死到生的情感过程。
随着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各种理想的相继实现,新时期女诗人不再去塑造特定的和超常的女性形象,而倾向于自我内心感受和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诗歌中涌现和强化着一种个体生命的潜能和实现这种潜能的欲望,一种个体对生命的自觉。这种生命意识的涌动和强化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变化,其发展使女性诗歌的生命意识得到了空前的苏醒和高扬。
生命意识在女性诗歌中集中体现为对性意识和血的意象描写。
性是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性在人类种族繁衍、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代女性诗歌剧烈涌动着性意识,大胆触及女性性体验,女性用诗歌赞美自己的身体,表现正常的生命欲望。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黑夜作为女性特有的性意识的代表符号,其生活涵义的底蕴已被远远拓展了。当代女诗人翟永明1984年在组诗《女人》序言《黑夜的意识》中写道:“作为人类的一半,女人从诞生起就面临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着自己的情绪和知觉--她是否竭尽全力地投射生命去创造一贯黑夜?事实上每一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人的世界。”黑夜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女性进入人类的本体生活--性生活的意义。诗歌中性意识的描写,常处于一种神秘如黑夜般的猛烈的语言狂欢状态。自翟永明创造性地向性领域突进后,一股黑色诗流迅速席卷诗坛。翟永明的组诗《女人》,伊蕾的组诗《情舞》《独身女人的房间》,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这些诗无不密集地闪现“黑色”这个不同寻常的意象。翟永明的《纹身》:
有一个男人合掌膜拜
青色图案安置她内部的丰收
她长期荒芜的地方没有重量
爱情冲涌喉头为她纹身
弄破她的皮肤就像
阳光弄残他的双眼
无根无蒂 无非是两只手
将她的内体清算
无非是将真魂实魄
刺入她体内永远保存
把性爱如此直接呈示,丝毫不加掩饰,简直触目惊心。这是在欣赏、玩弄爱,性和自己,是在祭奠有宗教般神圣而沉重的肉身之爱,抑或是在男性世界压迫之下的一种被异化而无比强烈的控诉与抗议!
伊蕾、唐亚平的诗歌直接呈现出女性的欲望与焦灼,充满水淋淋的感性诱惑,她们在“自白式”语言的狂欢中以自己的肉体与血液为代价向世界赤裸裸地展示了自己——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是谁伸出手来指出没有天空的道路
那只手瘦骨嶙峋
要把女性的浑圆捏成棱角
覆手为云翻手为雨——
要把阳光聚于五指
在女人的乳房上烙下焦灼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