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情趣与被挽救的道德——大众文化如何帮
2017-08-09 02:17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文艺,情趣与被挽救的道德——大众文化如何帮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亚文化讨论的热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
摘要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亚文化讨论的热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文章试图从大众文化的解析入手,并逐步说明大众文化是如何在亚文化的道德重塑问题上发挥道德功用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亚文化道德电影同性恋虐恋
个人认为,随着20世纪中后期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以及西方学者在此方面进行的大量研究与张扬,许多处于亚文化或边缘文化的话题开始走上“地面”,越来越多的大众传媒或副产品热衷于谈论这些话题,当代社会看上去似乎在朝着一个更为开放与宽容的格局发展;同时,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普及也使得这些亚文化的产物在更强烈的挑战着人们的传统道德底线,这些看起来有违大众伦理道德的行为或现象,也因此有可能更为当代社会所不容,并受到“惩罚”,当然采取的不会是从前的社会模式。笔者试图以这样的背景为研究范围,讨论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但由于个人研究能力和知识范围的有限,并不打算将所涉及到的概念做完备的外延分析,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我决定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电影艺术和网络文化,而在亚文化这里便是现在也是一直以来被讨论最多的同性恋,虐恋文化。至于为何这样选择,我会在下文做具体说明。但我并不就此认为,带有褊狭的选择就降低了文章的说服力,正如罗兰巴特指出的:“情感和偏见的可靠程度与一种有缺陷的理性不相上下”;况且我也是大众文化的一分子,从某种角度来说,周全的深入讨论并不比个人的选择分析来的更为客观。
一、尽管“大众文化”一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常用语汇,但对于它的确切定义却是一直有争议的。“大众文化”一词来源于西方,在西方研究大众文化并给其下过定义的学者主要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等;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威廉姆斯,霍尔,汤普森等。英美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也对当代大众流行文化说了不少观点,但都各不相同。因此要在这里说清大众文化的确切意思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它的道德功用的讨论,因为我们有最能体现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载体——电影。另外,日益发展的网络文化和其他传统媒体也是很容易见出的表现方式。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威廉姆斯在《关键词》一书中界定大众文化的四种含义,第一种就是“众人喜好的文化”。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无疑,电影作为一门较年轻的艺术形式与传播媒介,受到了最多的喜爱与关注,也承载了最多的大众文化信息。基于后现代学者们对大众文化的研究热情,人们开始认识到电影已逐渐不再是最初用镜头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与过去其他的传统艺术的发展一样,已经在社会中扮演着重建或重塑真相与意识的角色。并且由于它从诞生起便拥有的形式上的优越性,它能比其他大众文化更直接,更深入的影响到人们现时的观念意识。电影本身是一种“被观看”,电影观众是透过镜头“观看”,这样就构成了一种“针孔窥视”模式,针孔内的影像满足针孔外人们的窥视欲;同时,藉由这种心理欲望的被满足,针孔内也完成了重构针孔外集体潜意识的任务。将这一模式投射到大的文化范围,亚文化相对大众文化来说是小部分被边缘的文化,处于针孔内,针孔外是大部分作为主流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急于窥视到针孔内的状况。于是,电影急不可耐的开始大量并公开的表现亚文化题材,即是将亚文化转换为大众的“被看”,以满足针孔外的窥视欲。这个观点,近年来表现同性恋,虐恋文化的影片大受欢迎是不争的事实。[1]这也是使得整个当代社会看起来更为宽容温和的表征之一。而要说明大众在短时间内将这类题材的影片由边缘地带拉回大众文化的中心,也有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便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近年来最热的李安导演的《断背山》,无论在精英文化(电影节)还是大众文化(电影院)都获得了最大的认可和关注。而同为李安导演的《喜宴》,在九十年代初却是不能像今天这样被大众文化极力追捧的。这样,其实大众文化便在帮助自身完成窥视欲的满足的同时,也帮助亚文化所包含的一些伦理禁忌在大众身上的投射加强,为其重塑道德的可能性添加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