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高尚”与“平庸”之间—当代青年的道
2017-08-17 01:0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游走在“高尚”与“平庸”之间—当代青年的道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山东两次(1999,2003)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山东两次(1999,2003)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对当代青年面临的道德困境进行了粗略的分析,针对游走在“高尚”与“平庸”之间的当代青年道德状况,对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契合点”和道德教育的选择与提升进行了探索。
【摘 要 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正 文】
1、当代青年的道德困境
从道德层面评价当代中国青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则对这个当今世界最庞大的、内部差异最大的青年群体根本不可能作出统1的判断;2则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太多互相矛盾的东西。2003年对山东8000多名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年都有追求“完美人格”的强烈愿望,70-80%的调查对象参与过公益捐助和志愿行动,青年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支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力量;但调查结果同时显示,青年也是各个生活领域中最“不拘小节”的人,现代人所有的道德缺陷,在当代青年身上都有突出的表现。游走于高尚与平庸之间的当代青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身心和谐的过程中,还将经历漫长的道德困境和艰难的道德选择。
——公共生活领域,青年积极踊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但1至3成调查对象坦承“经常”或“偶尔”违反公共道德
青年在社会公益事业中表现上乘,起到了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在希望工程、扶贫帮困行动和其他公益活动中,各界青年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4.19%的调查对象为希望工程捐过款;82.89%的调查对象为贫困地区捐过款、物;74.02%的调查对象为本单位困难同事捐过款、物;62.23%的调查对象曾经为本地区公益事业捐过款。与1999年的同类调查相比,参捐比例虽然略有下降,但考虑到近年来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和减灾成效显著的实际情况,这1捐助比例即便与发达国家同类数据相比,也是相当可观的。至于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青年志愿者行动,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活动的骨干。70.42%的调查对象“经常参加”、“偶尔参加”或“有时参加”青年志愿行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青年中违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比例之高令人遗憾。接受调查的青年19.97%承认在商场会经常或偶尔乱扔废弃物;24.1%承认在
办公室会这样做;29.12%的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会这样做;36.54%的青年在车站码头会这样做;43.74的青年在
电影院会这样做;47、57%的青年在大街上会这样做。可见,在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的场合,或监督力度不同的场合,青年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差异。
对本次调查列出的13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青年对个人行为做出了如下评价(见表1)。
表1 1999-2003年青年对13种涉及公共道德的个人行为评价(%)年份 1999年 2003年
两次调查升降情况
你是否有过下列行为: 经常 偶尔
交通路口闯红灯 2.92 36.16 60.92 6.74 41.56 51.69 +9.23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1.35 6.77 91.88 2.70 10.65 86.62 +5.26
在禁烟场所吸烟 2.09 17.94 79.97 3.04 11.40 85.55 —5.58
随地吐痰 2.02 28.73 69.26 3.41 26.31 70.27 —1.01
在公共场所喧哗 2.61 24.49 72.89 3.11 24.48 72.34 —0.55
不孝敬老人 1.19 6.71 92.10 2.64 8.70 88.66 +3.44
欺骗他人 2.87 18.24 78.89 2.72 16.13 81.15 —2.26
见死不救 2.30 7.90 89.80 2.96 10.93 86.11 +3.69
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2.45 32.95 64.59 3.41 29.10 67.49 —2.89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损坏公物 1.71 12.57 85.72 2.24 12.64 85.11 —0.62
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 1.37 7.41 91.22 2.56 9.48 87.95 +3.27
见义勇为 11.63 38.10 50.26 8.97 34.38 56.64 —6.38
助人为乐 42.56 42.12 15.33 32.36 40.17 27.46 —4.9
比较两次调查青年自报的日常行为,我们可以感觉到,通过预防“非典”大规模的宣传教育,青年的个人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禁烟场所吸烟的少了,随地吐痰的少了,乱扔生活垃圾的人少了;但是,违反交通规则、在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不孝敬老人、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等行为反而有所增加。
青年对整个社会基础文明水平评价不高。比较1999、2003年两次调查中青年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我们发现青年对整个社会基础文明的评价低于自我评价水平。与1999年调查结果相比,2003年青年认为近年来违反社会公德行为增加的比例都上升了5-12个百分点,其中,认为“欺骗行为”增加的比例上升了11.94%,认为“闯红灯行为”增加的比例上升了8.39%,认为“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增加的比例上升了8.17%;虽然认为“见义勇为行为”增加的比例也上升了5.03%,但认为该行为减少的比例同时上升了23.31%;认为“助人为乐行为”增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了13.25%。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面对金钱的诱惑和生死考验,相当1部分青年不隐瞒自己的犹疑和胆怯。在回答“如果你拾到较多的钱物将如何处理”时,57.87%的青年选择了“就近交警察或等候失主”;28.81%的青年表示“要根据情况而定”;7.93%的青年明确表示要“据为己有”。显然,自认为能够做到拾金不昧的人在调查对象中占微弱多数,近3成的青年在做出决定之前会迟疑、犹豫,少数青年会毫不犹豫地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在分析公共场所围观歹徒行凶的社会现象时,28.16%的青年选择了“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21.12%的青年选择了“别人不管,自己也不管”;21.21%的青年选择了“怕重伤致残后无人承担生活医疗费用”;7.14%的选择了“担心自己死后亲属无人照管”;11.63%的青年选择了“怕死”。约3成青年担心见义勇为可能产生的对个人和家庭的不利后果,表明我们的社会对见义勇为行为的
社会保障还没有进入制度层面,增添了人们主动干预社会危机事件的后顾之忧;近半数的青年选择了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1成多的人选择“怕死”,则表明在生死关头社会公德心的缺失。
——职业生活领域,青年充满通过奋斗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激情,但行为选择更多地受利益驱动而不是道德制约,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青年对自己的职业生活期待不断上升。在回答“以您目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您认为自己的年收入应当多少才合理?”的问题时,8.3%的青年选择了10万元以上;11.11%的青年选择了5-10万元;13.67%的青年选择了4-5万元;7.41%的青年选择了3.5-4万元;13.73%的青年选择了2.5-3.5万元;22.68%的青年选择了1.5-2.5万元;只有不足两成(18.88%)的青年愿意接受济南市目前的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而接受调查的在业青年,82.56%的人自报2002年的实际收入水平,不超过本市人均工资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在选择具体工作时,28.29%的青年首选“有发展前途”,21.87%的青年首选“收入高待遇好”,19.3%的青年要求“工作稳定有保障”,还有不少青年要求“在职责范围内能自己做主”(6.84%),“工作舒适清闲”(4.32%),“工作地点离家近”(4.62%)等等。对于处在职业生涯起步和发展前期的青年,这种收入期待和对工作条件的期待近乎奢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多数青年在职业生活中充满奋斗的激情。面对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得到理想的工作,多数青年都有主动适应挑战的心理准备。调查中,70%的青年表示自己愿意“在本职工或其他领域进行发明创造”;4成以上的青年参加过学术、学科竞赛或技术比武、小发明小创造活动;54.89%的青年表示要“努力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31.05%的青年表示“有压力,但要想法适应”,8.02%的青年感到茫然,只有5.39%的青年表示“感到压力很大,听凭摆布”。
当所在单位和部门发展遇到困难时,多数青年会选择转移或逃避。面对“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所在的单位和部门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