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界说(1)(4)
2017-08-18 06:47
导读:民间文学中那些表现劳动主题的作品,往往歌颂集体的力量,赞美群众的技能和智慧,充分估计劳动的意义,从而对那些勤劳的人们倍加赞扬,对那些游手
民间文学中那些表现劳动主题的作品,往往歌颂集体的力量,赞美群众的技能和智慧,充分估计劳动的意义,从而对那些勤劳的人们倍加赞扬,对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汉,或者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多方的鞭挞与惩罚;在那些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中,则歌颂那种忠贞不渝的、纯洁的爱情,祝愿青年男女由此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对于阻挡或破坏这种爱情的社会制度或人物,对于朝秦暮楚的负心汉和变心女,往往痛加针砭;在那些表现阶级或民族矛盾主题的作品中,对于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者,往往给予亲人般的同情、支持与鼓励,并赞美他们的善良、正直、勇敢,充分肯定他们事业的正义性,对于强梁恶霸,则又切齿痛恨,百般诅咒,在那些表现一般的道德观点主题的作品中,往往体现出劳动人民对于弱小者、落难者、残废者的关怀、同情和帮助,对于兄弟、亲邻的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舟共济,等等。
我们必须说明的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围有多宽多大,民间文学的题材范围也就有多宽多大,劳动人民的思想、观点与愿望的范围有多宽多大,民间文学的内容范围也就有多宽多大。我们没有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列举出来,但我们深信民间文学的内容一定是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愿望的直接反映。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要把从作品的内容方面来区别它是民间或非民间的,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离开了作品的内容,来讲民间或非民间的问题,都是空话,结论也往往是偏颇的。
与内容紧相联系,并由内容决定的,那就是形式问题。从文学史上看,一般地说,一种新文体的出现,往往来自民间,民间文学是源头,它影响到某些文人,为某些文人所接受,并根据他们的爱好、个性以及所表现的内容所决定,进一步发展,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五言诗起源于民间,而后发展为古诗、绝句、律诗,等等。可见,在形式上,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虽然不能说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在它们中间划不出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但是,正象如上的情形一样,它们确实也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分,源流之分。不看到这一点也是不公正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民间文学的形式,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由于它是口头的创作和以口头的形式传播,这就又决定它具有许多独特的艺术特色。
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不可执着一端,妄下结论。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粗浅的结论: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创造,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企求,而且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的一种文学作品;它与阶级社会中的非民间文学并存,而且互有影响,它和统治阶级的文学是对立的。
但是,民间文学到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阶级社会里产生的文学,正象它的作者一样,本来就是很复杂的。在这里,我们用不着说时代的局限给它带来的复杂内容,单提一提阶级的影响就够了。
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于民间文学的恶意篡改和掠夺。这方面的例子,是相当多的。譬如:女娲造人的神话,本是原始人朴素、优美的创作,但《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却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⑵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引絙人也。”把原始社会平等的人,分化成为富贵和贫贱两大阶级,说这两大阶级,是由女娲造就的,丝毫怨不着别人,富贵者的富贵和贫贱者的贫贱都是生就的、命中注定的,人们是无法改变的。面目已非。又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这是尽人皆知的歌颂纯真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人民性极强的作品,但是,在《义忠王庙记》⑹中,一方面把忠于爱情、反封建的梁山伯改变为忠于帝王、为了个人向上爬封侯立庙而抛弃爱情;把祝英台的殉情改变为宣扬封建的节烈。另一方面,又给这一传说增加了一个尾巴,说梁山伯的鬼魂又助刘裕平“寇”有功,以至被封为义忠王,并立庙祠。优美的故事被抹上了封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