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语与汉民族的本土文化特征初探(1)
2017-08-19 03:2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汉语俗语与汉民族的本土文化特征初探(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俗语的论述,结合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俗语的论述,结合汉民族独特的本土文化的特征,对汉语俗语充斥了汉民族古色古香的各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俗语汉民族本土文化价值取向
在语言这个符号系统中,俗语是一种以极少的文字反映多信息的语言形式,言简意赅是它的优势。它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因此,它又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拥有了一大批使用者和传播者。它不是某个专家学者书斋里苦思冥想出来的产物,而是广大人民在生活中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培植出来的一朵奇葩。因此,在俗语这个简洁的形式里面,就希杰先生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手段,是社会的窗口,是个人心灵的镜子,是古代生活的活化石。”俗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活化石的重任。
一、俗语语言形式的选择就是一种本土文化的折射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信息,这信息就是民族文化积淀。”汉语俗语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说汉民族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
哲学思想等,都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留下了或隐或现的烙印。
1、俗语重形象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汉民族偏重表象的思维是一种近乎“形象思维”的模式。这不是说汉民族的思维品质不好,或是汉民族的原始思维模式就是建立在“观物取象”的基础上的,汉民族习惯于以感性的成分就占了优势,而理性的成分就显得薄弱了些。这种思维的模式体现在俗语的语言形式上就是: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语义的形象性。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在结构形式上,俗语具有比较完整的句子结构。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主谓宾齐整;“吃了砒霜药老虎”,是个连谓语句。甚至还有紧缩复句形式的俗语,如“上梁不正下梁歪”、“日间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俗语在语义的传递时,特别注意语义形象性,俗语的形象性往往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实现的。如“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是通过比喻手法,比喻不管什么样的坏人,都有一样的坏。用“乌鸦”来比喻黑心肝的坏人,再形象不过。“大丈夫顶天立地”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有志气有作为的人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是旧时佛家劝告人行善改恶的口头语,它通过对偶的形式,告诫人们做好事就有好报应,做坏事就有恶报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臭皮匠”、“诸葛亮”又是使用的借代手法,“臭皮匠”代平常之人,“诸葛亮”代足智多谋者。其余如使用比拟手法的“庄稼不认爹和娘,功夫到自然强”;顶真手法的“林多水多,水多粮多”;使用摹状手法的“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使用双关手法的“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又由于俗语是劳动者人民创造出来的,因此,俗语在词汇的选择上,也颇具平常心,大多选用朴实无华,平实易懂的词语,这样就使俗语更具平民风格,更平易近人,这也是俗语千百年来得以常兴不衰的原因之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汉民族这种重直觉,重整体的思维模式还体现在汉语的俗语中,词的独立性极差,词的意义,就词本身而言,在俗语中不能很好地独立展示,有的词义几乎全部丧失了它原有的意义,一条俗语的意义要用整体的、相对的宏观的目光去审视,而决不能用1加1等于2的思维方式套用到俗语的理解上。如果肤浅的用1加1等于2的模式去看俗语的话,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俗语,仅仅是几个词义的迭加,而几个词义的简单迭加后所得出的俗语的含义,有时与俗语真正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充其量也只是非驴非马的怪物。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死知府不如一个活老鼠”等,这些俗语中词的个体符号意义在整条俗语的表现上,已显得微乎其微,读者必须用整体的、相对宏观的甚至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方能悟出其真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