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流域为单位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程力学

2014-02-14 01:27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以流域为单位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1)程力学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理清它与社会可持续发

摘要: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理清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新观念,它是在充分总结了20世纪后五十年人口膨胀、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现实经验,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它还是很不成熟的,尽管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可供操作的成果很少。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水行业为了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没有进入成熟阶段之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只能停留在观念阶段。但是,由于水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提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非常有远见的。
关键词: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

 

日前,本站嘉宾访谈栏目约请了刘树坤教授,他就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是两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大的问题,国内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倾注了多年的心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我认识的专家中许多人把一生的精力潜心于南水北调工程研究,终于看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与他们相比我没有更多的发言权,因此只是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来谈一些看法。由于问题太大,无法细谈,只能就一些重要观念略抒己见。

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理清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新观念,它是在充分总结了20世纪后五十年人口膨胀、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现实经验,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它还是很不成熟的,尽管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可供操作的成果很少。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水行业为了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没有进入成熟阶段之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只能停留在观念阶段。但是,由于水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提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非常有远见的。

可持续发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实现社会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前一阶段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省、市都制定了各自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但是都是很难操作的。目前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最大的问题是普遍忽略了“流域”的概念,我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流域为“单位”,离开流域的大背景谈行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缺少必要的边界条件和制约条件。我认为目前要解决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大力强调流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为:① 流域是天——地——生大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明显的独特天象(天文、气象等)、地象(地形、地质、土壤等)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② 流域除了具有上述的自然特征之外,经过长期的流域内生活人群与流域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土等资源条件)的相互作用,还形成了流域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即社会特征。③ 对大多数流域来说,水资源往往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面临水资源不足、水域污染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流域的水文特征、自然特征、社会特征都会直接影响到流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流域是客观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流域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流域管理工作,发挥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对流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功能。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缺少定量的分析模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五项考核指标之间,在定量上如何评价和把握是否在协调发展的范围之内。其中社会人口、经济的发展是主动因素;资源、环境、生态等三项是被动因素。对被动因素要研究它们的承受能力,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过它们的承受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需要强调的是三项承载力的计算也必须以流域为单位,首先评估流域的三项承载力,再以此为背景分析流域内某一地区的承载力。由于现代流域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在考虑流域的资源承载力时,还要考虑与流域外的资源交换条件。关于流域三项承载力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化,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等重要概念。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究竟要保护到什么程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同,三项承载力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在这方面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还比较大。一般来说还存在着重视人类自身的需求,轻视其他生物的需求;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轻视对环境的改善。这恰恰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三,发挥水利行业的主动性,抓紧研究以流域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动参与,制定以提高流域安全度、舒适度、富裕度为目标,以流域国土综合整治为基础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协助各省、市制定与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协调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参与、协作、服务、指导作用。最近我提出了“以流域为单位,流域——区域——地域相协调的三层次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为了突出强调流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加大社会经济的调整力度,形成节水社会、控制水域污染、加紧流域生态修复。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地区,如何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的环境用水和生态用水是非常困难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作为我们水利行业应当抓紧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和保障措施。同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全社会广大民众的参与,加强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将公众参与制度化,满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居民的多方面要求,接受公众的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1)程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