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下防渗墙在贵州土坝除险加固工程上的应用(

2014-02-15 01:39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地下防渗墙在贵州土坝除险加固工程上的应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贵州是全国唯一无平原支撑的省份,开门见山,山高

摘要:贵州是全国唯一无平原支撑的省份,开门见山,山高水低,年平均降水量1191毫米,水资源丰富,利用率较低。解放后,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兴修水利。五、六十年代共修建小(一)型以上水库500多座,其中土坝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几十年来,为我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关键词:地下防渗墙 土坝 除险加固

 

贵州是全国唯一无平原支撑的省份,开门见山,山高水低,年平均降水量1191毫米,水资源丰富,利用率较低。解放后,为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力兴修水利。五、六十年代共修建小(一)型以上水库500多座,其中土坝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几十年来,为我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五、六十年代,我省土坝建造时受到自然条件和当时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的留下诸多薄弱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坝设计运行寿命的接近,多数土坝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土坝除险加固工程日趋繁重,其中坝体及坝基渗漏,是众多土坝成为病险水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入九十年代,省内土坝除险加固采用帷幕灌浆、劈裂灌浆等方法处理,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情况复杂,部份工程渗漏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土坝灌浆,在坝体内形成的有效防渗体厚度较薄,耐久性差,易击穿。地下砼防渗墙作为防渗处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截流防渗建筑,其墙体强度高,性能非常稳定,使用年限长,同时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运行过程中允许一定的变形,逐渐被工程界所重视。地下防渗墙在我国开始于1958年,进入九十年代,经过众多的工程实践,其施工工艺、墙体材料、检测方法、机械设备等已非常成熟,在土坝除险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建造的各类防渗墙已超过150座,成墙技术和成墙规模均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大学排名


  贵州特有的地层—喀斯特地层,对地下防渗墙在贵州土坝除险加固中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坝体及坝基的整体截流防渗效果,在进行防渗墙的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坝体自身的各种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坝基岩层的透水性。
  贵州的地层以碳酸盐类岩层为主、碎屑岩地层其次、火成岩地层仅在西部有少量出露,其中碳酸盐类岩层为透水性岩层;碎隙岩和火成岩地层多为不透水性岩层。在覆盖层厚度不大的情况下,坝基基岩为不透水性岩层时,可采用接地式防渗墙直接嵌入强风化岩层达到防渗效果;而对于透水性基岩,防渗墙嵌入基岩后,对坝基及坝肩仍要辅以帷幕灌浆才能达到整体防渗效果。少数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地层,在进行防渗墙设计过程中,对防渗墙是否嵌入基岩应进行经济技术和防渗指标比较。防渗墙深入覆盖层一定深度,使渗径达到一定的长度,渗流量减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悬挂式防渗墙(墙体不嵌入基岩)。我国大多数防渗墙采用接地式,如三峡一、二期围堰、小浪底上游围堰防渗墙、福建省水口电站一期围堰防渗墙等工程;只有少数防渗墙采用悬挂式,如长江堤防工程、四川铜钟电站大坝防渗墙、四川冶勒电站大坝基础防渗墙等。
  2002年底,我省都匀市绿茵湖水库首次引入地下防渗墙施工,并在2003年初再次采用地下防渗墙对兴义市兴西湖水库土坝进行除险加固,为防渗墙在贵州的首次应用打开了局面。目前地下防渗墙在贵州境内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坝除险加固施工工艺,受到人们的关注。地下防渗墙作为一项隐蔽工程,其质量好坏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在最终运行中才能够完全体现。为保证地下防渗墙在土坝除险加固工程中的质量,我们要注重以施工过程控制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坝体的密实度和坝体的自身稳定,从临建工程、防渗墙造孔、孔形及清孔、砼浇筑过程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笔者以几年的防渗墙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西北生态需水研究(1)程力学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