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深沟大跨度倒虹吸工程中的若干问题(1)程力学

2014-02-16 01:09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深沟大跨度倒虹吸工程中的若干问题(1)程力学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流量大、深沟大跨度的倒虹吸工程在丘陵山区长距离

摘要:流量大、深沟大跨度的倒虹吸工程在丘陵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经常出现。此类工程水力学问题很复杂,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反映引黄工程中北干渠源子河1#倒虹吸水力学试验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其中(1)倒虹吸口前池的水流波动及稳定措施;(2)倒虹吸空管时不同充水流量的流态及其安全措施;(3)倒虹吸管的水头损失。

关键词:倒虹吸工程 水力学问题 水工模型试验

 

1 概述

    丘陵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中,跨沟跨河的渡槽或倒虹吸工程是相当多的。对于流量大、深沟大跨度的倒工吸工程,有些水力学问题很复杂,也不可忽视。引黄入晋工程中北干渠源子河1#倒虹吸工程就是一例。


  该工程设计过水能力q=16m3/s,管径φ=2.6m,进口前池与宽2.8m、高3.7m的门洞式涵洞相连接,出口经消力池后接2.8m×3m的埋涵。倒虹吸全长330m,进口轴线高程1125.31m,出口断面轴线高程1124.133m,平管底高程1079.5m,底坡i=1/550。如图1。倒虹吸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糙率取n=0.014。

                              图1  源子河1#倒虹吸工程布置图

由于该工程跨度大,且充水时最大水头近50m,问题进行了长度比尺为ly=21.4的整体正态水工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对设计运行中的有关水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改进。

2 进口前池中的水力学问题

倒虹吸进口要求水流稳定,流速分布均匀,一般要设前池。对于大型工程更是必要的。

2.1 原方案及存在问题

由于前池扩散段底坡比较陡,i=0.533,涵洞出口流速比较大(v=2m/s),故在前池入口陡坡上水流发生与底板分离现象,表层流速大,底部流速小,且近底处为负流速,负值最大达0.66m/s。由于表层流速大,至倒虹吸进口处,水流受胸墙阻挡,引起了前池水面波动及侧向回流,流量越大、波动越大,当流量q=9~15m3/s时,波高达0.3m以上。两侧形成连通立轴漩涡,直径约0.5m,前池流速分布如图2(1)所示。

                                       图2  前池流速分布图

由于前池中水流波动,流态不稳定,引起倒虹吸及其出口消力池中水流也不稳定。为此,进行了修改及消波处理。

2.2 修改方案

为改善前池中流速分布,减少倒虹吸管进气及水面波动,将前池长度由6m增加至10m,池与管口底改为1:1斜坡。

试验表明 ,前池底部负流速有所减少,但流速分布仍是主流在上部,水面波动及漩涡情况改善不大。

为调整流速分布,改善流态,在前池进口扩散段近水面高度位置加二层整流板,迫使主流下移。如图2(2)。修改后断面流速垂线分布有了很大改善,主流下潜,消除了池底及胸墙处的负流速,水面波动明显减小,在过设计流量时(q=15m3/s),水面波高减小到0.1m以下,水面平稳,漩涡消失,出口消力池中流态也得到了改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1)程力学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