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突出节水改造 深化内部改革 提高灌区经济和社会

2014-03-24 01:18
导读:工程力学论文毕业论文,突出节水改造 深化内部改革 提高灌区经济和社会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龙凤山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河支流耘:拥闹

摘要:龙凤山灌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河支流耘:拥闹杏巍⒘凤山水库下游,包括拉林河部分滩地和台地。灌区以龙凤山水库为主要水源、水库以下的区间径流为辅助水源。区域内辖5个灌溉站,有10个乡镇、96个村、521个自然屯,20万农业人口,总面积4万多hm2,其中耕地3万多hm2。几年来,龙凤山灌区始终坚持“抓工程保发展,靠科技促节水,强管理创效益”的路子。灌区内水稻面积大幅度增加,由“八五”期间的1.47万hm2发展到了现在的近2.67万hm2,5年内增加了1.2万hm2,占五常市水稻面积的1/3,成为全市水稻的主产区。龙凤山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拉动了水稻面积的发展,到2000年五常市水稻面积已增加到9.33万hm2,成为全国5个百万亩水稻强县之一。

关键词:节水改造 深化改革 灌区经济 社会效益

 

一、紧紧抓住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良好契机,在节水工程建设上搞突破

紧紧抓住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和灌区自筹,为龙凤山灌区建设赢得了主动权。

1.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坚定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信心

龙凤山灌区始建于“大跃进”年代,是一个设计标准低、工程不配套、急需更新改造的老灌区。需新建、维修和改造的工程占灌区工程总数的43%。灌区缺少控制性工程和区间调节工程,灌排渠系不配套,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上游大水漫灌,下游缺水干旱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种水稻旱改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水资源紧缺,供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高产高效作物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提高灌区效益,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市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请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利用2年多时间,为龙凤山灌区重新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依据改造规划,拟新建、改造建筑物294座,对75km渗漏严重的渠段采取防渗措施。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后,1998至2002年,国家共投入水利专项资金3050万元,为加快灌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激发了地方配套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在短短4年时间里,五常市累计投入灌区改造资金3388万元。

2.广筹严管,注重效益,把资金投放到刀刃上

灌区在资金的分配投向上,坚持捆起来使用、突出重点和注重效益的原则,集中投放骨干工程项目。首先,把重点放在瓶颈工程上。卫国灌溉站干渠长达60km,跨4个乡,水田面积近0.6万hm2。长期以来,由于徐家街节制闸和四道岗渡槽两处“卡”水,上游水用不了,而下游的卫国、常堡两个乡近1333hm2的水田缺水。1998年以来,五常市安排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永久性的节制闸和拱形渡槽,从根本上解决了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水田灌溉面积。其次,改造病险工程,增强输水能力。营城子灌溉站兰大桥渡槽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干渠输水能力低,因此灌区筹措资金100万元新建了兰大桥渡槽,使下游的水田灌溉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建站提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卫国乡六合村、民意乡勇进村和兴隆村的地势较高,土地贫瘠,渠道从村旁通过,由于缺少提水设备,百姓只能望水兴叹。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灌区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六合抽水站和民意抽水站,扩大水田面积近666.6hm2,粮食产量比种玉米大豆时翻了一番。志广乡拥政、民和两个村地处丘岗地,灌区改造工程将旱田改为水田后,每公顷增产粮食1500多kg,每公顷增加收入3000多元,人均年增收近1000元。民意乡永进村农民陆山将2.67hm2旱田改为水田后,全家7口人,人均净增收入940元。

3.落实“三制”,建设精品工程,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机制

在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使工程建设迈上了创精品、上档次的新台阶,实现了投资项目项项合格。3年来,投资建设在百万元以上的民意抽水站、六合抽水站、四道岗渡槽、兰大桥渡槽等较大型工程都得到了受益乡镇和广大农民的好评。其中,全省流量最大的、跨度24m的钢桁架U形结构兰大桥渡槽和单跨度50m的中承式三角拱桁架结构的四道岗渡槽均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

二、运用科技手段,强化调度管理,在节水措施上挖潜力

在抓工程节水的同时,还突出抓了灌溉节水和机制节水,不断挖掘灌溉潜力。

1.推行先进灌溉技术,减少田间用水

在节水措施上,灌区把工程节水作为重点,投资280万元,完成了6.9km的干渠防渗工程,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同时,以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农机措施相结合,大面积推广大棚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浅—晒—浅—湿”的灌溉技术,实行死水补灌;推广机翻旱耙整地技术,实行耙地、泡田、插秧一茬水。还在小山子灌溉站胜丰支渠、民意灌溉站的抽水干渠、卫国灌溉站友好、六合支渠和营城子灌溉站的营城子支渠建设了4个万亩节水示范区,每公顷用水量由过去的15000m3下降到9000m3,相当于增加了40%的水资源,扩大了水田面积,拉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2.合理调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龙凤山灌区输水距离较长,从渠首至渠尾近150km,高差较大,一般在20m左右,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灌区提前制定调度计划,确定轮灌时间和办法,上下游错开用水高峰。统一调度流域内水资源,做到科学、经济、合理,利用电厂发电尾水灌溉小山子、卫国灌溉站的耕地,利用光辉、民意和小山子灌溉站上游的回归水补充卫国灌溉站的水源,利用上游四个灌溉站的退水,进入营城子灌溉站的干渠。在用水高峰时还调动区间的小型水库交叉补水,既减少了用水矛盾,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龙凤山水库属于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年径流量为7.93亿m3,而兴利库容只有2亿m3,水库弃水较多。为了挖掘水资源潜力,灌区坚持长年调水,合理进行水库调度,在停水以后,把电厂发电尾水和水库的余水蓄入灌区的几个小型水库中,既缓解了灌溉期间用水紧张的矛盾,又使水库水源得到了及时补充,做到了闲水忙用。

龙凤山灌区管理局运用综合节水措施,挖掘潜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为1.47万hm2,现已发展到近2.67万hm2,相当于在国家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个龙凤山水库。水田面积的扩大,使大部分坡耕地变成了水平梯田,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又起到了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推进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对策(1)程力学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