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1)程力学毕(2)

2014-03-25 01:09
导读: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阶段,突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基本思路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特大型调水工程,在改变水资源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阶段,突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基本思路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特大型调水工程,在改变水资源地区间的分布时,必将对调水河流地区、调水工程区和受水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着重研究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削弱或免除。调水既要考虑西北地区缺水的需要,又要研究减免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的不利影响,达到南北两利、共同发展。

对调水河流地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调水,从生态环境角度考虑,可接受的调水量是多少?此课题请中科院刘昌明院士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研究。经综合各因素分析,鉴于调水河流地区人烟稀少、山势陡峻、雨量丰沛,认为调取引水枢纽处河川径流量的65%~70%为可接受调水量。此调水量不会对调水河流地区造成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制约调水的重大生态环境因素。

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会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某些不利影响,其中可以量化计算的,是引水枢纽以下规划和已建梯级电站减少的发电量。而调水入黄河后,黄河各梯级电站将增加发电量。据推算,2030年水平,长江干支流损失的电能值与黄河增加的电能值大体相当。这涉及水权和不同地区的利益,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协调解决。

调水工程所在地区,需要研究水库淹没损失。不同的枢纽水库淹没草地34~379 km2,迁移人口117~3 690人,乡村级寺庙2~8座。由于地广人稀,因此淹没的数量较少。但是由于涉及的主要是藏族,他们多信奉喇嘛教,因此对寺庙和有关宗教设施的迁建,需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理。

调水入黄河后,增加黄河河道的水量,并将水送到有水则绿洲、无水则荒漠的地区,其生态环境效益是显著的。但江水穿过巴颜喀拉山分水岭输入黄河后,在生态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利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3 供水范围、经济分析和政策、管理体制

3.1 供水范围

第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供水范围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向黄河上中游地区供水;二是全部用以增加黄河水量。

供给黄河上中游的地区包括:兰州—河口镇河段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北部地区,龙门—三门峡河段的关中地区和汾涑河地区。但是,目前阶段尚达不到向某个具体城镇、地段、工厂供水以及供多少水的工作深度。

再者,调入黄河的40亿m3水,全部供给黄河干流,增加黄河流量,缓解黄河水资源的不足,充分发挥已建枢纽工程的作用,同时还可稀释污水、冲沙减淤,解决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黄河的长治久安补充水源。

目前,规划阶段采用了第一种供水思路。

3.2 经济分析

虽然现阶段不能明确供水的具体地点,不具备进行经济分析的条件,但是作为规划报告,缺了经济分析又不够完整。因此,采用了上述第一种供水思路,经计算,城镇生活用水效益约10元/m3,生态环境用水效益约1元/m3,综合效益约6元/m3。虽然存在着随机性,如增加工业、城镇生活的供水量,效益就大,反之效益就小,但是却给出了西线调水第一期工程经济分析的轮廓概念。

3.3 政策与管理体制

(1)工程性质。西线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项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国家应给予优惠政策,投资以国家为主。

(2)管理体制。西线调水入黄河后,长江水与黄河水混合,由于黄河是主体,因此应该说都是黄河水。这样必须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新思路、新机制,建设和管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3)水价。第一期工程调水入黄河,初步框算成本水价为0.7~1.0元/m3,加上配套工程,到用户水价会更高。长江水与黄河水混合后,不应该也不可能实施水价的双轨制,应分区域、行业、用途制定不同的成本水价,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水资源需求管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