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积极学旗下希望疗法的出现给中学心理咨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以提高中学生希望水平为理念,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运用时主要包括灌输希望、确立合理清晰的目标、培养好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目标达成的和巩固等步骤。希望疗法在中学应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多流派的相关技术,摒弃一些负面的影响,才能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作用。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希望疗法;中学心理咨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希望已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了对希望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国斯奈德(Snyder)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队伍在希望的发展、希望的意义和希望培养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且就希望理论提出了“希望疗法”用以心理咨询。希望疗法目前已经逐渐被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且逐步完善。
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中学生群体问题层出不穷,厌学、人际关系等问题普遍反映了一些中学生希望水平较低。希望疗法的出现可以给中学心理咨询提供新的帮助。
一、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原理
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一个和乐观紧密相关的概念,但是希望和乐观又有所区别。斯奈德(Snyder)等人认为,希望主要由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三个要素构成,其中,目标是希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希望的起点又是希望的终点;路径思维是个体对自己找到有效路径来完成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认知;动力思维是推动个体行动起来,并支持个体向既定目标前进的信念系统。他们认为这三个要素是以如下关系呈现的: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个体从有价值的目标出发,路径思维推动个体寻找达成目标的有效路径方法,动力思维推动个体朝着既定的目标行动,在此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机结合能促进个体最终达成目标。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希望疗法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发展的时代产物,主要是基于希望理论,以“希望水平的高低影响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前提,以希望理论为基础,采用相关技术提高来访者的希望水平,从而提高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解决相关的咨询问题。
二、希望疗法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步骤
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心理咨询流派在引入国内时均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本土化。积极心理学中的希望疗法在国内中学心理咨询中也应注意本土化,结合国内当前中学生的特殊情况使用。具体应用时可以分为如下步骤:
1.为来访学生灌输希望
灌输希望是指心理教师用特定的方法让来访学生对希望疗法的效果和对未来生活的改善产生积极的预期。在中学心理咨询中我们可以借助叙事疗法,可以让前来咨询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讲述将过去零散的经验重新予以整合,对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重新赋予新的积极的意义,从而确立一个崭新的自我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师要鼓励来访学生讲述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对自己影响很深的事件,在此基础上与来访学生共同探讨过去的希望,并对过去的希望进行详细分析,分析这些希望是如何产生和消退的,导致这些希望消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从而让来访学生对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希望。
几乎所有的心理咨询流派都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希望疗法的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希望疗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行环节,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本身就贯穿着希望疗法的理念,尤其是希望灌输的理念。在中学心理咨询中,心理教师在进行希望的灌输时要做好如下工作:在适当的时机向来访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工作的经历以及希望疗法在校园中成功运用的典型案例,让来访学生对心理教师产生积极的希望,从而提高来访学生对希望疗法的期望值。同时心理教师也应积极寻找来访者身上的积极倾向,建立对来访学生改变自身状况的信任,利用希望的灌输提高自身对来访学生改变的积极的预期,从而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引导来访学生确立合理、清晰的目标
目标的确立在希望疗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希望疗法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目标在进行,好的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来访学生的希望水平,有助于目标的达成,而不恰当的目标不但不会提高来访学生的希望水平,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希望水平。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性要求心理教师在运用希望疗法时,必须要帮助他们发现和制定符合自己价值的、积极的、清晰的目标。在国内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目标的确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心理教师应通过与来访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只有当来访学生的目标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基本符合时,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希望水平,才能加强他们的动力思维,进而完成既定的目标。
其次,选择积极的趋向目标而不是消极的回避目标。斯奈德(Snyder)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希望水平高的学生会更多地树立积极的趋向目标,而希望水平低的学生则更多树立一些回避目标。积极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来访学生希望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在心理咨询中,“提高自身的学业成绩”的目标要好于“降低学业不良对自己消极情绪的影响”的目标,“增加与他人的交流”的目标要好于“减少和他人冲突”的目标。
再次,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稳定特点,目标的确立必须具体且清晰。生活无烦恼,学习优秀,考上名牌大学,将来能出人头地,这些目标虽然是积极的目标,但是过于不确定和模糊。在具体的操作中,很难对这些模糊目标的实施进程进行监控,很难检验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也很难从这些目标中得到积极的反馈。因此,希望疗法在应用到中学心理咨询中时,心理教师必须引导来访学生建立具体的可行的目标。例如,周一、周三、周五中午用一小时练习硬笔书法,前三个月时间临摹,后三个月时间抄写诗歌,争取在半年时间内硬笔字有明显进步;再如,每周每天利用睡觉前的20分钟,静思后写一篇简短的心情日记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 对来访学生进行路径思维的培养
在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加强对来访学生路径思维的培养,提高他们分析目标的能力,培养他们为完成目标而形成多种路径方法的能力,预测在各种方法实施时可能遇到的挫折,培养他们在一种方法遇到不可消除的障碍后能想到替代方法的能力。在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加强路径思维的主要过程是目标分解和寻找替代方法。
所谓目标分解即将大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将时间跨度很长的目标分解成时间跨度较小的目标。小目标的确立要遵循积极、可实行和难度适中的原则。例如,利用暑假时间整理一本可供高考复习用的错题集为大目标;小目标可以设为:第一周的下午完成化学错题集,第二周的下午完成错题集……将来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一个大目标,小目标可以设置为:第一步,通过努力考取一所师范大学;第二步,在师范大学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第三步,找一所学校就业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