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护地甜椒疫病的栽培控制
2013-10-01 01:13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浅谈保护地甜椒疫病的栽培控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关键词 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
关键词 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控制
论文摘要 介绍了保护地甜椒抗疫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疫病是甜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必须使用
化学剂进行防冶。
1为害症状
甜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疫病,尤以现蕾、坐果期最易感染和发病,茎、叶、花、果各部位都可染病。植株茎部受害,近地表茎基部和分枝交界处形成黑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环绕茎1圈,病部表皮腐烂,容易剥除,仅病部维管束变褐,病健分界明显,病部以上部分迅速凋萎青枯,极易落叶,直至光杆。叶上病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绿色水渍状,气候干燥时,病叶似茶叶。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变褐软腐,有时病果上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果干缩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
辣椒疫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气温高于10℃就能形成发病中心,早春保护地栽培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当田间温度28~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病害发展很快,植株从发病到枯死只需3~5d,果实从感染到整个果实腐烂一般只需2~3d。一般棚膜破漏处、低洼积水处以及排水不畅的田块都会加重发病,保护地浇水后,若不及时通风,病害会迅速扩展蔓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栽培控制措施
3.1选用抗、耐病品种
可选用苏椒4号、中椒5号、甜杂6号等。这些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不仅适宜保护地栽培,而且对疫病具有一定抗性。
3.2轮作换茬
选择前茬为非茄果类、非瓜类
作物的田块,发病重的地块应尽量与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非专业蔬菜区可与水稻轮作,效果最好。
3.3穴盘基质苗
选用4~5cm大孔径的50~70孔穴盘以缓和苗期的争光矛盾,培育壮苗;选用“美士杰”牌或“田粮”牌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播前晒种1~2d,然后进行温汤浸种以降低病原基数,实现无病育苗。
3.4棚膜选择
选择高保温、高透光性、防流滴、防雾的新型多功能棚膜,以保证温室、大棚内透光率高、膜面无水滴、防雾性好,利于辣椒生长;同时,也可降低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有效减少或避免病害发生。